端午节
端午节,是华人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与东亚其他地区的端午节节庆同样源于中国古代的端午节传统。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加入纪念多位中国历史人物的内容,最广为人知的是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1939年,抗日战争烽火正燃之际,重庆文艺界抗敌协会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议定每年端午节屈原逝世之日为诗人节。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端午节在各地有各种传统别称,包括端阳节、重五、龙舟节、龙船节、双五节、肉粽节(闽南语地区使用)、粽子节等。此外,由于上述历史上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内容,华人的端午节文化和东亚地区的节庆文化出现区别,因此到了现代,为了区分其他地区的端午节,华人的端午节有时被称为中华端午节,即华人所过的端午节,或称中国端午节。
起源
端午节在中国由来已久,可上溯至春秋时代。关于华人过端午节的起源,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纪念屈原或伍子胥,但不少习俗在屈原之前已经存在。而端午节的习俗中又有恶日禁忌、龙图腾等相关内容,因此历代流传的端午习俗可能是多种起源互相融合而成。
端午节不少习俗都有禳毒驱疫的意义,是始于对恶日的禁忌。传统上认为时值仲夏、疫厉流行的五月是恶月,人们在五月为了预防疫病,自上古即有不少清洁禳毒的措施。最迟于春秋时代成书的《夏小正》记载,上古之时人们于五月已有储存兰草作沐浴之用以及采谷物煮豆汤消暑的习俗。而这期间的活动也以安息静养为主,《礼记·月令》就记载当时提倡在五月斋戒节欲。而恶月禁忌也特别多,如汉代应劭所着的《风俗通》就记载当时一些俗谚如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反映了当时的禁忌。而据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着、介绍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文集《荆楚岁时记》所载,五月在当时俗称恶日,禁忌繁多,忌晒晾床、草席等用品和忌盖屋,。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日之最,是一年中最不吉利的日子,因此要避邪。
除了驱瘟去疫之外,端午节不少习俗都与龙有关,闻一多《神话与诗》的《端午考》指出这些可能是迎涛神祭图腾的习俗,并认为端午节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人的节日。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中提到端午习俗,就指出竞渡源自南方,又引吴地乐府诗《五月歌》描述五月吃粽子是吴地习俗,认为端午源于南方,后来才流传至其他地区。而一些主要习俗如划龙舟和吃粽子也与龙图腾信仰有关。相传古代吴越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或装在竹筒中,投到江里去。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划着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而传统上五方都有各自代表的龙,也对应五行,所以五这个数字也是代表龙,端午常见的五色丝也是代表五方的龙。
至于华人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书中记载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楚人哀悼,就以竹筒贮米投进水中祭屈原,唐代的《襄阳风俗记》也指以竹和五色丝包粽子是为了避免祭屈原的食物被龙吃掉但《史记》中并没有记载屈原的忌日,而与吴均同时的宗懔所着之《荆楚岁时记》第卅节却记载东吴地区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而《苏州府志》也指端午的粽子是为了供奉伍子胥,而非屈原。除纪念屈原及伍子胥外,也有说法指端午节与其他历史人物如越王勾践、介子推等相关,当中屈原、伍子胥、勾践都是南方人,闻一多以此推断端午节俗源于南方。
至于端午一名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发展
两汉魏晋南北朝
汉代端午节依然以保健、避疫为主,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当时五月,人们会制作黄连丸、霍乱丸等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的药物。除制作治病丸药外,还会缠别称为长命缕、续命缕等的五彩丝线作为心理防卫。而五代人马缟的《中华古今注》则提到汉代宫中又有赐官员腰带的习惯。
至晋代时,除了沿袭过去的避疫禳毒习俗去采艾草悬挂门上之外,一些积极祈禳的习俗如踏百草、斗百草等也很常见,而端午节划龙舟竞渡习俗的最早记载也是当时出现。后世的端午竞渡虽然有了纪念屈原的意义,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崇的本意。南北朝时采艾的习俗有所发展,荆楚一带采艾要在天亮鸡鸣之前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用作艾灸,人们相信这种艾草别具疗效。其他地区又有将艾草扎或剪成虎形,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并有也采菖蒲来泡酒的习俗。宫中则承汉制,有赐衣物如扇子之习,《宋书》就记载刘宋时宋后废帝刘昱于元徽五年端午节因为嫌弃太后王贞风所赐之扇不够华丽而起毒杀之心。
隋唐
隋唐时端午节已成为重要的节日,互相赠送日常衣饰用品已成为习俗,宫中也沿袭汉代制度,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臣下。隋朝时,隋炀帝在端午节赐百官玳瑁钗冠,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也赐文武官员腰带。王溥的《唐会要》则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笔题字的飞白扇赐给长孙无忌及杨师道。唐代端午节时各文武官员也常有赏赐,如《中华古今注》记载贞观中期一个端午节,唐太宗赐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赠送物品也不限于上级对下级的赏赐,《新唐书·礼乐志》也记载天宝年间唐玄宗常于端午节以衣、扇献于祖陵。所赠之物尤以扇子为代表,由于皇帝提倡,端午赠扇之风大盛,民间在端午前后有热闹的扇市专门售卖扇子,这些扇子又称避瘟扇。
此外,唐玄宗时宫中和长安城内还流行射粉团之戏,是把粉团放在金盘中,以小角为弓,架箭射盘中粉团,射中就拿来吃。民间又流行挂五时图,又称五毒符,是绘上蛇、蝎、蟾蜍、蜥蜴、蜈蚣图案的纸,用以防止毒虫作怪。
宋朝
宋朝时宫中继承旧制赐物,且发展成按官阶品秩赏赐节礼,后妃、近侍、大臣等皆获赐不同的服玩。而民间出现比前代更精致的端午节物,如卖桃、柳、百索、艾花等,食品有香糖果子、粽子、白团。又有以紫苏、菖蒲、木瓜切成茸再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而成的香囊。市面由五月初一起就有售卖桃、柳、葵花、蒲叶、艾草等植物及包括锺馗在内的各种像,人们买回家第二天就于门前以五色水团、茶酒供奉,又钉艾人、制作精美的粽子、五色纸钱、青罗制的白舌帖子等在门板或门楣。此外也有不少人乘画舫游湖消暑。而这天也被视为马的本命日,马厩会以五彩为马装饰鬃尾和马具。除香囊外,人们佩戴的还有驱邪的搐钱和吸汗的蚌粉铃。而有些人又会把菖蒲、艾草、蒜等禳毒植物制成不同形状,如天师状、虎形等威猛外形来镇慑邪魔外道。
明朝
明朝时端午划龙舟的习俗已在各地盛行,各地也发展出不同的龙舟形制以及划龙舟的方式。有些是以龙舟来竞渡,如张岱的《陶庵梦忆》记载明代瓜州的龙舟竞渡情况,自五月初一开始,至十五结束,历时整整半个月。而杨嗣昌的《武陵竞渡略》记载了明朝沅湘一带为禳灾而设的竞渡习俗,竞渡前除祭祀外,还要由巫师作法来祈求胜利。划龙舟后,人们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以辟恶。杭州西湖的划龙舟是竞赛龙舟围着表演的大龙舟打转,大龙舟上层有小孩扮演古人、神仙,下层敲锣打鼓,之后大龙舟会抛下钱、鸭等物,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此外,明朝时的太医还把端午取蟾酥的民间偏方带进宫廷。
清朝至当代
直至清朝,端午节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至清朝灭亡,中华成立,端午节依然受到重视,而纪念屈原已成为比原来的驱瘟避疫更重要的主题。1940年(三十年)郭沫若、老舍等人提出以端午节作为诗人节,纪念屈原和提倡其爱国精神。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端午节也是重要的节日,但较前代更强调屈原的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时端午节虽然如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被视为四旧受到打压,但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仍然保留。中国于2007年将端午节列为法定节假日,2009年华人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代表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香港、、澳门等地区未受波及,保留更多端午节习俗。
常见习俗
中华端午节常见习俗有很多,最广为人知的是划龙舟,还有挂菖蒲、佩香囊、喝雄黄酒、包粽子等。
禳毒、驱疫、避邪
华人端午节的习俗有不少都跟禳毒驱疫有关,芳香类植物如菖蒲、艾草、兰草等经常出现在华人端午节相关的节俗里。人们常把这些香草挂于门上,称为悬蒲艾,有时还会加上蒜头、香茅、石榴花、龙船花等,或其他在当地夏季生长的植物如桃梗、葛藤等,较常见的组合为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菖蒲形似剑,插在门口象征驱除不祥,故有蒲剑斩千邪之说;艾草则代表百福,石榴花的根部可驱虫,蒜头的浓烈气味可以驱邪,合称天中五瑞。。也有以石榴、蔡花、菖蒲、艾叶、黄栀花为五瑞最简单是把这些草捆扎起来挂上,也有加上红纸,还有制成不同的造型,制形、虎形者称为艾人、艾虎,也有制成花环、佩饰,不但有驱邪禳毒的意义,还富有装饰性,是民间艺术的一类。亦有以绘上天中五瑞的画像代替花草。也有些人把香草和雄黄、朱砂等香药制成各种形状的香囊,佩带在身上,也有加上其他植物者。造型玲珑可爱的香囊也常常是给小孩佩戴的饰物,心灵手巧的母亲还会用五色花布做成小辣椒、小黄瓜、胖娃娃、小纱灯和小粽子等各式各样的小玩物,挂在孩子的身上,据说也是为了驱除瘟疫。也有装一些芳香馥郁的药物如白芷、丁香等,其香气具有驱蚊辟秽的功效。亦有些人会焚烧艾草、白芷、苍术等草药,以其气味和灰烬来驱瘟。
菖蒲、艾草、兰草等香草不仅能悬挂或燃烧作驱瘟和装饰,自上古起已经常用于端午节洗澡,称为洗百病或沐兰汤,有卫生保健的功效,故此端午节也有浴兰节的别称,实际上洗百病的草也会因应各地区所产之植物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广东会加上凤仙、白玉兰,广西、湖南会加上柏叶、大风根、桃叶等有些地区洗百病用的水还要是端午节所取的,称为井花水、龙目水,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人相信端午这天的水有特别力量还有些地区要在端午节正午时份取水,称为午时水,俗信具有袂除疾疫、延年益寿之功效。
采药制药也是中国端午节的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端午前后是草药茎叶成熟的日子,此时采的草药药性好,功效特佳,人们相信这天采的药能医百病。也有在端午节采茶制茶,在广东称为午时茶,或以药草制凉茶、药茶。制药的材料不限于草药,还有捕蟾蜍为药。以针刺蟾两眉之间,使蟾蜍分泌白色的乳状毒液,再以竹片刮下保存,即成蟾酥,可治疔疮、恶肿。又有人在蟾蜍口中放进一块墨锭,挂起晾干,即成锭,可使脓疮消散。也有直接煮蟾蜍服用以消火清凉和预防疮疖者。踏百草、斗百草则是衍生自采药之俗,。踏百草也衍生成游百病和逛青等出外旅游踏青的习俗。
雄黄酒:中国很多地区都有过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也是江浙地区的端午食俗五黄之一,因端午节临近酷暑,各种虫类病菌纷纷活跃起来,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雄黄解毒防疫的功能,加之民间传说《白蛇传》里的白蛇就是喝了雄黄酒后现出原形,所以民间都起而仿效,在端午节以菖蒲根泡雄黄酒。人们多趁酷暑虫疫瘟生之前,即端午节期间,于房子四周洒上雄黄酒,用以杀虫解毒。虽然如此,因现今人们了解到雄黄含有致癌的物质,即使喝少量也对有害,故现时这种做法不再被提倡,如以黄酒取代五黄中的雄黄酒,但部分地区仍然很常见。除了雄黄酒,五茄酒、菖蒲酒等也是端午节常喝的酒类,五茄酒是把五茄皮混进酒中饮用,气香味苦,能预防俗称风鬼病的风湿痿痹症状。菖蒲酒或称蒲酒,气味芳香,有爽口之感。
由于夏季是五毒肆虐的日子,驱五毒也是华人端午节的常见习俗。人们用各种方式驱除五毒,如挂上绘上五毒的五时图,有些人会用红纸绘五时图,然后把针刺在图中的五毒身上,是一种巫术,代表刺死五毒,不让它们横行。有些人以五毒作为剪纸,贴于家中或小孩身上。也有人在衣饰上绣上五毒或把佩饰制成五毒图案,如作为妇女的头饰或小孩衣服图案,取以毒攻毒之意。此外,老虎传统上被视为可以辟邪,也可以保护小孩免受五毒侵袭。以雄黄酒给小孩擦鼻子、耳朵,或在额头上写上代表老虎的王字,据说一样有驱毒的效能,这种风俗称为画额,还会给小孩穿上有老虎图案的衣饰如虎头鞋、虎头帽、绣上老虎图案的围嘴等。而把悬挂的花草制成老虎形也是以虎来驱五毒。江浙地区又流行挂老虎彩色版画驱邪。
五彩缕是端午节常见的驱邪避灾节物,又称续命缕,亦称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缯、五彩丝、五色丝、缯子等,是以代表五行的五色线结而成索,挂在身上或悬于家中,也可作为香囊的装饰,用以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也有以五彩缕系扎粽子者。最初是代表五方的龙。自从中国端午节了纪念屈原的意义后,又有了蛟龙惧怕五彩丝,在祭屈原的粽子上系上五彩丝,投进江中就能避免蛟龙窃食。
悬挂钟馗画也是一种驱邪除害的习俗,锺馗在民间被视为驱魔治邪的镇宅之神,其中一传说来自北宋沈括《梦溪补笔谈》及罗烨的《醉翁谈录》,故事叙述唐玄宗久病未愈,梦见大小二鬼,大鬼捉小鬼并挖出它的眼睛,自称锺馗,称会为唐玄宗除妖。唐玄宗醒后病即愈,就召画师吴道子依其梦境画钟馗捉鬼图,成品竟与玄宗梦境一模一样,于是人们就把锺馗奉为治邪之神 ,并于端午节前后绘制钟馗画。到了清代以来,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以西安为主的关中地区端午节则有佩锺馗五毒钱以驱邪的习俗,这种钱是一种作为厌胜物的花钱,并非交易用的流通货币。铜钱左方排列五毒,手持宝剑的钟馗耸立于钱币的右旁,敕令两字铸于方孔之上,蕴含着斩除妖孽、惩罚之意。
在福建,闽东一带的人常祭拜五福王爷,闽南和闽南人移居的则多半祭祀各府王爷神,希望王爷神能把瘟疫带走。四川地区则会祭拜瘟祖大神,瘟祖大神乃文昌帝君化身,能扫除五瘟疾病。中国西北地区则以苻坚、白起等英雄豪杰作为端午节扫除瘟疫的祭祀对象。
划龙舟与迎神、送疫船
划龙舟根据传说,是因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因不得重用而投江,民众竞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尸体。也有说源于春秋时代越王勾践曾端午以竞渡方式操练水军。后来又归结为先是勾践以竞渡练兵,后来人们用来找屈原的尸体。而根据近人考证,其实中国古代划龙舟并不限于端午才举行,龙舟竞渡的习俗也早于屈原之前已经存在,如姑苏就以龙舟有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习俗。龙舟竞渡原是越族的祭神活动,汉魏时才与屈原连上关系。古人将船当作送走灾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愈快愈好,于是便衍生出端午竞渡的习俗了。古代参加竞渡的龙舟已很讲究:船身窄而长,还有龙头、龙尾和鳞甲等装饰,船上结七彩,张旗伞。竞渡时锣鼓喧闹、鞭炮齐鸣、万人喝彩,场面极为壮观。可见龙舟竞渡其实也是驱瘟避邪的一种行为,其原始宗教的意味浓于悼念忠忱的爱国者。也有些地方的划龙舟并非竞渡,而是游船。但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划龙舟,都包含祭祀的意义。现时大中华地区及世界各华人聚居地都有端午划龙舟的习俗。
在,端午赛龙舟是年度大事,早从在清乾隆二十九年,便有龙舟竞渡,古称斗船;当时府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发展至今,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节当天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故有五月锣鼓响半天,阮卜看龙船行河边!的典故。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便在道士引领下,划龙舟、打龙鼓至水边请水神,再决定炉主、头家、龙船会;端午当日,选手必须先祭拜龙船,将香火插在船上。竞赛结束后,待到农历五月十日送水神,在恭收龙船,期待来年再战,而官方也会于各地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传统上香港渔民间已十分盛行划龙舟,而端午节于华洋杂处的香港亦引起非华裔人士的兴趣,例如赤柱于1960年代后期已开始有外籍人士参与龙舟赛。于1976年香港旅游协会以及香港渔民团体(The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Fishermen)开始举办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并将龙舟推广成国际体育运动。现时香港不少地方均于端午节当日举办龙舟比赛以及利用龙舟祭祀酬神。部分地区还有独特的划龙舟习俗。如大屿山大澳的端午游涌更于2011年被列为香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些地区会有扒夜龙的习俗,即在端午节前夜划龙舟,各地扒夜龙的起源不同,其中广东惠东七姓村的爬夜龙是为了纪念南宋末年该村村民救宋帝昺有功。该村部分村民多年前移居香港定居,于是香港的西贡、大埔、香港仔等地由这些人建立的村落也有午夜划龙舟纪念宋帝的习俗,当地又称为扒祖先、鬼龙舟。
此外有些地区是以船去迎神和送瘟,有些是龙舟,也有用普通的船只用作送瘟,在徽州地区、江西、湖北、福建、安徽祁门和歙县等地的端午节都有类似习俗。船也不一定由人去划,有些会用纸扎船,也有以其他物料制成龙舟或普通的船。
角力
端午节的角力习俗源于隋代,最初是把人民健身、荣誉竞争、社群休闲娱乐结合国家练兵的做法。近世此俗仍见于广东下番禺诸乡。部分地区如江汉地区、辽宁马鞍山地区、福建漳州及泉州一带、等地则演变为石战,又称斗石、掷石戏,互相掷石而戏,有着模拟阴阳相争、祛疾避疫的深刻民俗意涵。
夏衣与端午扇
端午节时值酷热的仲夏,人们全面换上以轻薄凉爽的夏装,也会互赠衣物用品。自汉代以来皆有皇帝赐臣下衣物,除笼络人心外,也反映出端午为换夏装之时。而在部分地区赠送衣饰用品限于特定的对象,如新嫁女儿、姻亲、老师、新婚夫妇等。不少地区的俗谚都有指端午节过后才算正式进入夏季的意思,如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未食五月粽,袄袍唔入瓮。、食了端午粽,再将寒衣送。、未食五月节粽,棉袄唔好入瓮。未食五月粽,破裘不愿放、广东俗谚有未食五月粽,寒衣唔入栊,都是指端午之前气候炎寒不定、气温多变,端午吃粽子后才正式将冬衣收起。而现代不少公司、机构皆会向员工发端午礼物。传统上扇子是端午节最常见的礼物之一,又称端午扇、避瘟扇,有一般的纸扇,也有用菖蒲制作的蒲扇,还有些会绘上五毒图案,称为五毒扇。
纪念历史人物
中国的端午节有纪念多位历史人物的意义,最广为人知的是纪念屈原,此外还有伍子胥、介子推、曹娥、郑成功、秋瑾等,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为了体现出英雄崇拜等英雄主义以教诲众人。
华人在端午节纪念屈原最迟在南朝梁出现,相传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楚人哀悼,就以竹筒贮米投进水中祭屈原,唐代沿袭纪念屈原之说,并流传至今,而本来为驱瘟送邪而进行的划龙舟习俗也加上了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身体的意义。华人于端午纪念屈原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里对于爱国忧民、清高自守、卓尔不群的理想人格的追求。而屈原的这份爱国精神,感动了古往今来的华人。而中国近代以来屡被侵略、被压迫,社会就格外提倡屈原的这种爱国精神,以来屈原的诗词一直散见于中小学教科书,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意义在大中华地区也就深入民心。五四运动之后,端午节、屈原传说、爱国精神三位一体的组合形态相当长时期一直占据了主流,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开始把端午节定为诗人节也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编写的话剧剧本《屈原》被中国党用于宣扬爱国主义,且更强调其斗争精神及深入民众、关心百姓疾苦的方面,把屈原事迹与提倡的无产阶级思想连系起来,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意义在中国除了在时期一度沉寂,后至今,端午纪念屈原之俗仍然被用于增强国民爱国精神。而于港澳、及海外华人地区,则是沿袭南朝以降的思想,把屈原视为历史上的伟人及悲剧人物来纪念。
亦有说端午是纪念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子胥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于是投奔吴国,协助吴王阖闾即位破楚。阖闾与越王勾践作战阵王,夫差继位吴王,攻陷越国,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反对,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后被奸人伯嚭所害,夫差赐死伍子胥,子胥前留下遗言,希望能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城门上,好看着越军灭掉吴国。夫差闻言大怒,令以皮革包裹子胥尸体,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吴地人传说伍子胥因而化为河神,故于端午节祭拜伍子胥,粽子也是奉献给伍子胥的祭品。
东汉之后又有了纪念孝女曹娥的意义,据《后汉书·列女传》及《会稽典录》载,曹娥为会稽上虞人,父亲曹盱为巫祝,于汉安二年(143年)端午节在江边迎水神伍子胥时掉进江中溺死,当时十四岁的曹娥沿江不断痛哭,十七日后投江而死。。
又有端午纪念介子推之俗,流行于山西,《琴操》记载介子推于五月五日抱木焚死,晋文公为了哀悼他,就下令五月五日不得举火。近代又因为清末烈士秋瑾于五月五日就义,端午节又被赋予纪念秋瑾的意义。
福建南安、台南又有把郑成功的忌日与端午节合并传习而成之俗,传说郑成功逝世之前一年的四月攻取了赤嵌城,再围攻安平城堡,这段时期郑成功的军队并无自携粮食,于是征购民间粮食,以致民间无米作粽过端午,人们就用番薯粉加上当地出产的牡蛎、虾、糖、花生制成煎?[注 1]代替粽子,而郑成功于翌年端午前后去世,依俗不得做粽,而平日不缺米粮,就以米来做煎?。南安县为郑成功故乡,当地端午节也吃煎?,还有煎?可以补天、煎?可以灭蚊的说法,或与反清复明有关。
立蛋或钱币
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及在端午有立蛋或钱币的习俗,每到该日正午,民众会争相把蛋或钱币直立于地板,据说端午节阳气最重,可使鸡蛋直立,只要能立者,代表吸取了天地的阳气,会得到一年的好运。有传言则指端午节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关系,太阳引力与地心引力相互拉扯,形成两股反方向力量,使得蛋和钱币容易直立起来,但这是伪科学说法。近年除了蛋和钱币,还会立其他物品,如橄榄球、瓜类等,无所不立。近年还有人立其他物品,从瓜类至橄榄球、汽水罐等,可谓无所不立。
禁忌
由于端午为恶日,传统上认为这天诸事不宜,无论是结婚、订婚、搬家、开业、开工、建造、装修等吉事,还是丧事、探病、住院等事,都避免在端午节进行。尤其忌讳在这天生孩子,传说这天出生的孩子会对父母有害,称为五月子,被视为不祥人,因此传统会避免孩子在这天出生,古代还有把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丢弃的陋俗。《史记·孟尝君列传》就记载五月五日出生的孟尝君田文出生时,其父田婴就想丢弃他,而他母亲偷偷把他养大,他才得以长大。此外《西京杂记》和《宋书》也分别记载五月五日出生的王凤和王镇恶刚出生,父母曾一度考虑遗弃的事。直至现代,仍有部分人认为这天出生的孩子没福气,但大部分人已经没这样的忌讳
食俗
粽子
粽是各地华人于端午节所吃的食品,近世所见的粽子是古代中国北方的角黍和南方的筒粽互相影响、融合而成。晋朝初年开始有固定在端午节吃角黍的记载,当时民间食用的角黍是用芦叶裹高粱米做成的同时也是一种祭品,制成角状,意义是祈求传宗接代。后世的北方粽馅料常包括红枣、栗子等,亦有传宗接代的意义。南方的筒粽是把大米放入竹筒中炊煮而成的,除食用外也用于祭祀。南方稻作区常常祭祀水神,而传统上龙被视为水神,故人们常用筒粽祭龙,其中一种方式是把筒粽以饲蛟龙,也是越人祭龙的古老活动。而这时角黍和筒粽已开始混同,统称为粽。南朝梁时端午开始有了纪念屈原的意义,于是粽子也成为祭屈原的祭品,食粽也有了纪念屈原的意义,且演绎出蛟龙窃食筒粽,因蛟龙惧怕楝叶、彩丝,故祭祀屈原的筒粳要塞上楝叶,缠上五彩丝。至唐代,粽子已经成为节日和市场上的美味食品了,也常用五色彩丝捆扎,称为百索粽子。当时流行的粽子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叫九子粽,用彩线将九个粽子扎在一起,常见于唐诗中。唐代以后,端午食粽子的民俗历代传承下来。历经多朝后,粽子的风味和粽馅的种类更形多样了,如明代有以艾叶浸米而成的艾白粽,清朝宫廷用奶酪浸米一夜后煮成的粽和乾隆年间出现的火腿粽子。直至现代,吃粽子已成为华人过端午节的标志风俗,人们端午节常以粽子为礼物,粽子的品种、花色都日益繁富,形状、用料和馅类亦按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口味而有所不同,而粽谐音中,又有科举高中的吉祥寓意。而粽子的主料糯米能补中益气和治疗脾胃虚寒,常见的粽子馅料红枣能补脾益胃,而包粽子的苇叶、竹叶能清热利湿,荷叶还能和胃宁神,因此吃粽子也有养生之目的。
五相关食品
不少地区皆有于端午节吃以五这数字统称的五种食物,以应重五之五。江浙及黄山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而现代有些人会以黄酒取代雄黄酒。黄鱼、黄鳝补中益气,用于脾胃虚弱;黄瓜清热解毒,生津止渴;黄酒驱寒祛湿,用姜丝煮黄酒更增强暖胃效果。由于食物大都具有养护脾胃的功效,因此民间有可以解毒制煞的说法并不完全是迷信,也包含了按节令保健养生的意识。此外江南部分地区又有吃五红的习俗,各地的五红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是夏季的时令食品。如高港地区的五红是红烧黄鱼、红烧猪肉、苋菜、咸鸭蛋和河虾,南京则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黄鳝,,而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则于端午吃五白,即白切肉、白斩鸡、白豆腐、白蒜头、茭白广东、香港等地区有吃五豆粥(或称五色豆粥)的习俗,传说可以辟邪。而根据中医学,五色豆有清热解毒、健脾胃之效。江西有早餐吃五子的习俗,即粽子、包子、鸡子(鸡蛋)、菓子(藠头)、蒜子,亦有五子登科之寓意。
其他
此外,还有很多地区有当地特有之特色端午食品。福建南安、晋江、台南有吃煎?的习俗,有说是把郑成功的忌日与端午节合并传习而成之俗,也有说是因为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在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又有吃桃、茄、豆,寓意健康长寿。福建有吃时令的杨梅、桃、李、枇杷,并用来供奉祖先。河北、北京人相信端午吃黑桑葚可以避免吃到苍蝇,又有吃五毒饽饽之俗。广西人端午节会吃肉脍、糯米、苦瓜,故当地又把端午节称为苦瓜节。浙北端午节还吃天师印豆腐,豆腐上印上锺馗像。江苏端午午宴有吃十三红的习俗,即十三种红色的酒菜,包括四果(樱桃、红萝卜、红枇杷、红黄瓜)、四碟(盐水大虾、火腿片、肴蹄、红黄咸蛋)、四菜(红烧黄鱼、红烧狮子头、红烧鹅、红汤下瓢儿粉)和雄黄酒。广东、港澳等地区会在吃粽子时配布渣叶茶以消滞。大江南地区端午节食品常包括咸鸭蛋。在部分晋语地区盛行吃馏米,馏米即黄米(黍)蒸制的米饭。部分地区会吃绿豆饼,江西南昌人会吃茶叶蛋,陕西人端午节则必食哨子面,河南、浙江等地的农村端午节以大蒜和鸡蛋一起煮做成早餐,浙江温州端午节有一种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来吃。甘肃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蒸一种制成扇子状的面食面扇子,据说源于赠扇习俗。在合肥地区端午要吃鳝鳖,叫 箭杆黄鳝马蹄鳖,怀宁一带要吃用精面粉和酒酿,放青桐叶或荷叶上,经过发酵后蒸熟的端午粑,就是,甜美清香。和县一带把端午节午饭要喝麦酒,吃鲥鱼、干鹅等,称为赏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