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为何成为春秋五霸中的一员了解春秋历史名人
本文介绍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春秋五霸的定义有不同的说法,班固的《汉书注·诸侯王表》和唐朝人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中都给出了五个人选,其中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为两者共同选出的四位霸主。楚庄王和吴王夫差则因说法不同分别被列入不同的五霸名单。宋襄公在现代人中常常受到质疑,因他的行为被认为缺乏能力,迂腐蠢笨,给人留下了笑料人物的感觉。但这种现代对“霸”的理解与古代相比有偏差,因为现代人用“霸”字通常指悍恶强横之人,而宋襄公被认为是春秋五霸之一并不是这个原因。如果查字典,“霸王”是形容英明果决、威震天下的人,而不是不择手段地占据权力地位的人。在现代,“霸”一词通常被用来形容依靠权力或武力欺压他人的人,像项羽等人就是这样的角色。相比之下,宋襄公被认为是软弱无能的笑话人物,与这些“霸”毫不相同。然而,在古代,“霸”字实际上与“伯”字通用,“伯”是指兄弟中的老大。在春秋时期,“春秋五霸”的“霸”指的是众诸侯中的老大,而不是现代所理解的那种强横侵略的人。“西楚霸王”的“霸”指项羽在裂地称王后,他作为“西楚王”中的老大。在古代,“霸”一词指的是诸侯中的老大,与侵略欺压的含义无关。诸侯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还取决于是否能够遵循天子、会见诸侯并保持人臣之道。因此,“春秋五霸”中的“霸”指的是诸侯中的老大,做到忠诚有礼,是明君之行的典范。“伯”一词最初指的是一方的诸侯之长,后来指的是整个诸侯中的老大。在周平王东迁后,诸侯失去了天子的统治,开始争当老大,有些人通过号令诸侯,匡扶王室的方式成为“方伯”或者“霸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号令诸侯的能力,匡护王室,遵守礼制,不得行恶行。霸主之所以称霸,是因为他们成功地做到了会诸侯、朝天子、不失人臣之义三点。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最为出色,因为他们成功地统一了其他诸侯,维护了王室权威,并以身作则引领其他诸侯履行仁义。但宋襄公并没有做到这点,因为齐桓公晚年荒淫无度,管仲去世后他更是在内外忧患中死去,导致齐国陷入大乱,他的几个儿子也都没有管理好国家。太子昭和公子无亏因为争夺君位而产生了矛盾,无亏被拥立为国君。但早在之前,齐桓公和管仲已经立好了太子昭。太子昭无法在国内立足,只好逃到了宋国求助宋襄公。宋襄公以仁义著称,像他让位给哥哥这样的举止,赢得了齐桓公的青睐。在葵丘会盟上,齐桓公把太子昭托付给了宋襄公。太子昭到宋国投靠宋襄公,宋襄公为了维护正义和社会稳定,号召天下诸侯协助太子昭回齐国。然而,大部分诸侯并未响应,只有几个小国有所支持。面对这种情况,宋襄公扣押了迟到的滕宣公,处死了鄫国国君,展现了自己的决心。随着几个小国的支持,宋襄公带领联军平定了齐国内乱。襄公替太子昭上位成为齐国君主,受到齐国人的尊崇,也为周王室分忧,突出了自己做人的道德原则。然而,他以霸主的身份自居,向诸侯发出会盟邀请,这一点有些过分。宋襄公在秋天会盟时自信心过高,不肯带兵保护自己,成为楚国的俘虏。在泓水之战中,他高举“仁义”大旗不肯攻打楚军,最终被楚军打败。尽管他被视作愚蠢,但其实这是他高贵品质的表现。在周天子管制天下诸侯的时代,周天子制定了一系列打仗的规矩,以免兄弟之争伤和气。宋襄公制定了打仗的规矩,要求双方互下约战文书,约定时间、地点及人数,不能以多对少,更不能偷袭。战斗时只能与正面敌人交战,需等对方整理好队伍后再进行下一回合。宋襄公的表现反映出了“不失人臣之义”,但他的传统观念在东周已经失去了影响力,遭遇“礼崩乐坏”的时期,最终在与楚军战斗中败北,遭到后人的讥笑。尽管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失败了,但他倡导的打仗规矩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即使后来司马迁有所惋惜,认为宋襄公败于泓水之战,但仍有人视之为中国礼义传承的代表。所以将其列入“春秋五霸”之中,仍是非常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