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德意志发动的三次对外统一战争

19世纪中期,德意志仍然处在严重的之中。形式上是34个联邦和4个自由市联合组成的。邦联各国在上、外交上都有独立性。这是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会议,决定建立的一个德意志联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其中南部的奥地利和北部的普鲁士最为强大。长期以来,奥地利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奥地利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日耳曼外,还包括很多其他民族。但普鲁士是纯粹由日耳曼曼人组成的国家,所以日耳曼民族统一运动的旗帜,逐渐由奥地利转到普鲁士的手中。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坚持推行军事改革,并且提出要想拯救日耳曼,只有依靠铁和血的铁血政策,因此而得名铁血首相。 铁血首相俾斯麦认为要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必须排除奥地利,法国。于是,普鲁士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发动了三次对外战争,最终于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帝国皇帝位,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1、第一次战争,1864年的丹麦战争 在对丹麦的战争中,俾斯麦采取了联奥攻丹的战争策略。1864年1月16 日普奥联合向丹麦发出最后通牒,随即开始战争。丹麦以4万士兵对6万敌人,最后以丹麦的战败而告终。普鲁士得到了石勒苏益格。奥地利也得到了另一小公国何尔斯泰因。在战争过程中,俾斯麦摸清了奥地利的军事实力。结束丹麦战争后,普鲁士于1866年出兵与奥地利战争。 2、第二次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 1866年,结束奥地利和普鲁士多年来争夺德意志统治权的争斗和决定以容克地主资产阶级的普鲁士作为盟主统一德国的普奥战争终于爆发了。奥地利没有丹麦那么好对付,于是俾斯麦寻求与意大利联盟。因为威尼斯地区一直受奥地利欺凌,所以意大利很快答应了联盟。 普鲁士为了这场战争,作了周密准备:改组军队并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与意大利结成军事同盟,争取和法国保持中立。普鲁士军队实行普遍征兵制,在战斗训练方面优于募兵制的奥军。经济上,普鲁士也胜过奥地利:工业发达,铁路线密布全国。参谋长(老)毛奇将军(后来直接指挥作战)制定的战略计划,是想打一场速决战。计划规定:切断奥地利与其盟邦的联系,派出3个军团迅速侵入敌方内地,继而在决战中将敌击溃。普鲁土能派出的兵力达63万。 奥地利因战争接连失利,实力减弱,期望依靠巴伐利亚、萨克森,汉诺威和黑森等盟邦的援助来赢得这场战争。奥军准备以消极防御来延缓战争的进程,积聚力量,然后联合盟军共同粉碎普军。普军于6月8日入侵荷尔斯泰因,首相俾斯麦宣布改组德意志联邦草案并将奥地利排斥在外。这两件事成了战争的导火线。6月16日,普军开始占领汉诺威,萨克森和黑森。普鲁士美因河独立军团(约5万人)轻而易举地就挫败了兵力单薄的汉诺威和黑森军队。萨克森军残部后撤,并入奥地利北方军团。巴伐利亚未履行出兵10万的义务,没有给奥地利以实质性的援助。6月1 7日,奥对普宣战。20日,意大利履行意普军事同盟的条款,对奥宣战。因此,直至积极展开军事行动时,奥地利实际上没有得到盟军支援,并且不得不同时对普鲁士和意大利两线作战。 普军在自己的战略翼侧和后方的安全有了保障的情况下,分兵三路在波希米亚发起进攻:王储腓特烈·威廉指挥的第2军团(12.7万人),从东北明兴格雷茨方向前进,腓特烈卡尔亲王的第1军团(9.7万人)从北面向赖兴贝格方向挺进,比滕费尔德将军统率的第3军团——易北河军团(5万人)从西北向明兴格雷茨方向进攻。6月22日占领德累斯顿后,易北河军团与第1军团合并。随后,普军分两路进攻,其任务:首先两支军队会合,尔后在总决战中歼灭贝内德克的军队,并攻占维也纳。在奥尔米茨附近集结的奥地利北方军团向前开进迎击普军。 普军由于敌情不明和缺乏统一指挥,通过山隘时行动缓慢。贝内德克本来确有把握各个击破普军,但是奥军的行动比普军还要迟缓,致使普鲁士各军团顺利通过山口。6月27日至30日间,普军在纳霍德和明兴格雷茨附近发起几次交战,迫使奥军退却。7月3日,在萨多瓦(见萨多瓦)克尼格雷茨地域双方进行了整个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交战。 贝内德克再次错过了各个歼灭陆续开到并先后投入交战的普军的战机。结果,奥军惨败,约1.8万人战死,2.4万人被俘。只是由于普军指挥失策(7月7日起方着手组织对奥军的追击),奥军才免于全军覆没。奥军利用这一时机来保卫维也纳:收集北方军团残部,另行编组1个多瑙河军团,并将从意大利调回的两个军编入该军团。贝内德克被革职,由在意大利战场上屡建战功的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接替。 毛奇和俾斯麦之间产生了分歧。毛奇主张强攻维也纳。俾斯麦则认为,此举会给今后普鲁士的欧洲政策带来困难。他坚持挥师转向匈牙利。结果,照此执行。奥地利面临丧失匈牙利的实际危险,不得不停止军事行动,于7月22日签订停战协定。8月23日,普鲁士和奥地利在布拉格签订和约。 经过对奥地利的战争,普鲁士取得了荷尔斯泰因;汉诺威等几个小邦并入普鲁士。并成立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许多小邦纷纷加入;奥地利被排除于德意志之外。因为战争只持续了七个星期,故普奥战争又叫七星期战争。 3、第三次战争,1870年的普法战争 路易·波拿巴(拿破仑的侄儿,即拿破仑三世)建立起法兰西第二帝国,当上法国皇帝后,对内实行封建,对外发动扩张战争,妄想称霸欧洲,以致国内各种矛盾激化起来。为了摆脱国内的危机,挽救摇摇欲坠的帝国统治,路易·波拿巴决意对普鲁士作战。于是,他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借口,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宣战。早有战争想法的俾斯麦,积极应战。战争初期,普鲁士方面是防御性的。 战争伊始,法军的就暴露无遗。装备不齐,粮草奇缺,弹药不足,甚至军官找不到自己的连队。8月2日,法军闯入德境,遭到普军迎头痛击。8月6日,法军全线崩溃。法军主力部队被分割成两部分:由巴赞元帅率领的一部分被普军包围在麦茨要塞;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另一部分,狼狈地逃到色当。担任前敌总指挥的路易·波拿巴也随军逃到这里。普军跟踪追击,包围了色当。1870年9月1日拂晓,普法两军在色当会战。在普军的猛烈炮火轰击下,法国丢盔卸甲,溃不成军,当天下午就竖起白旗,递交了投降书。第二天,路易·波拿巴连同元帅、39个将军、10.4万名士兵,都做了普军的俘虏。 9月4日,色当溃败的消息传到巴黎,巴黎工人和广大人民蕴蓄已久的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人们冲进皇宫,冲进了议会,法兰西第二帝国的丧钟敲响了,当天就宣布建立共和国。但是,临时政府的成员,大都是资产阶级政客。人民的胜利果实,被资产阶级窃夺去了。 经过对法战争,法国将莱茵河流域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割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并且过去受法国影响很大的南德4个邦加入北德意志同盟。 经过三次决定性的胜利,德意志联邦完成了统一,德意志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霍亨佐伦王朝时代的来临,标志着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诞生。但随着威廉一世的逝去,红极一时的铁血首相俾斯麦因为与新即位的威廉二世政见不和,最终辞去了首相职务。威廉二世的时代,德意志帝国开始了疯狂的对外殖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