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吧古老图书馆千年文明两小时狂欢
我眼前浮现出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这座古迹以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之名得名。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34年东征期间攻占了埃及,该国长达三四千年的法老统治由此终结。他建立的帝国横跨三洲,但他的早逝让他的王朝不久后分崩离析。其中的一位部将托勒密 拉加在公元前305年宣布自己为王,开启了托勒密王朝的统治。
为了将亚历山大城打造成雅典式的文化大国,托勒密王朝重视建设复杂高雅的建筑。他们向希腊学习,建造了以此为中心的文化圣地。而亚历山大图书馆则是文化圣地中最重要的、最为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我充满好奇地想象着那些古老的书籍,想象着完全失传的知识和文化。可惜,这座图书馆在某一时刻被大火摧毁,留下了一个谜题。我对博学园和图书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里可谓是古代科学院和大学的完美结合,是研究科学艺术的中心。为了方便研究者,附近总会建造一所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修建在皇宫中,藏书库宽敞,阅览室明亮。然而,由于图书馆中书籍太过丰富,而且经手之物大多是莎草纸或者羊皮纸,所以很快就不再能够容纳了。不过,为了保证学术研究能够继续开展,人们在离皇宫不远的萨拉贝姆神庙中建造了一个分馆。
图书馆的管理层从国王到工作人员都设法搜集图书。他们通过多种手段,如采购、抄录、租借、翻译、编撰和骗取等,才最终搜罗并收藏了大量书籍的原著、抄本和手稿。书籍的数量,历来无一定论。卡利马科斯是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任命的图书编目人,他说有49万卷书;而拉丁文作家格列乌斯则在公元2世纪表示为70万卷。无论其数量如何,这座图书馆都是古代知识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一处学术研究的殿堂。我对亚历山大图书馆内蕴藏的书籍感到惊叹,几乎搜罗了亚历山大帝国及周边一些国家几乎所有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主要著作,还有许多希腊文、古埃及文、腓尼基文和希伯来文等多个文种的书籍。可以说,这座图书馆集中了当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所有重要文献,成为古代世界第一座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
这个图书馆关于毁坏的问题历来备受争议,人们对此长期以来有不同的观点,与三场不同的战争和因战争而点燃的三把烈火相关。这座图书馆是随着托勒密王朝的兴起建立的。随着这个王朝的衰落,图书馆的辉煌时期逐渐结束。
其中一场战争是罗马内战。公元前48年,罗马将军尤利乌斯 恺撒为了追杀劲敌庞培来到亚历山大城,并介入埃及女王克娄帕特拉与其弟弟争夺王位的内战。恺撒在后来撰写的《内战记》中提到,由于舰只不多,而且被切断了陆上淡水供应,他不得不对敌人实行火攻,下令纵火烧毁了亚历山大港区的战舰、码头和库房,这其中很可能就包括亚历山大图书馆。据传,公元前48年罗马将军尤利乌斯·恺撒率军来到亚历山大城,并参与女王克娄巴特拉与其弟弟争权夺利的内战中。恺撒在《内战记》中提到,他之所以不得不下令纵火烧毁敌人停泊在海上和船坞中的战船,是因为自己的舰只不多,淡水供应也被切断了。关于火烧战船是否波及到城中建筑,恺撒并未明确提及。然而,当时在亚历山大城的雄辩家、哲学家塞内加却在传世名著《论心灵的安宁》中说,这次战争中有几万册书在亚历山大城被焚烧,而希腊历史学家巴鲁塔里克则毫不含糊地宣称,恺撒的火攻导致了“大火在军用船坞蔓延,烧毁了大图书馆”。当时,图书馆中已有70万卷书,其中40万卷据说被烧毁了。为了弥补这一损失,恺撒后来赠送给克娄巴特拉女王从其他地方掠夺的20万卷书。
另一场战争发生在公元4世纪,当时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发动了一场宗教战争。主馆遭到焚毁,而分馆则保存了下来,位于萨拉贝姆神庙院落中。到了公元379年,狄奥多西一世担任罗马帝国皇帝,他为巩固自己的权力,颁布了敕令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要求每个臣民都要皈依基督教。为了取得宗教战争的胜利,他进行大规模的异教徒迫害和破坏,他在亚历山大城的分馆中,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抄袭和破坏,使这座图书馆最终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公元391年,我下令拆除亚历山大城所有异教教堂和庙宇。当时的教大教长圣狄奥菲鲁斯带领狂热信徒将萨拉贝姆神庙夷为平地,而图书馆分馆也不幸遭遇厄运,大量书籍被抢劫或点火焚毁。这使得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犹如一座虚无的遗迹,淹没在了历史长河的中流之中。
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将亚历山大图书馆毁于一旦。然而,800多年后,却又冒出了一种新说法,这次涉及到了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对埃及的征服和占领。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逝世,罗马帝国以及埃及由东罗马帝国拜占廷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在阿拉伯半岛上崛起。642年,阿拉伯军队在阿慕尔·伊本·阿斯率领下,击败了拜占廷守军,占领了亚历山大城。三年之后,拜占廷皇帝君士坦丁派军队夺回亚历山大城。然而,阿慕尔还是奉命出征,于646年初再次占领亚历山大城。虽然这些历史事实是确凿的,但它们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毁灭却没有直接联系。这段历史与我毫不相关,五百多年中也没有人提及。直到13世纪,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基夫提出了一段关于阿慕尔“焚书”的传说。
伊本基夫提表示,阿慕尔二度占领亚历山大城后,一位名叫约翰的文法学家请求得到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于是,阿慕尔向哈里发欧麦尔请示,问如何处理这些书。欧麦尔回答:“翻阅一下这些书,如果内容与《古兰经》一致,则无需保存;如果与其相悖,则无需保存,直接销毁。”阿慕尔随后下令,将所有的图书馆藏书交给城内四千多个公共澡堂作燃料,进行燃烧,足足烧了六个月之久。
自13世纪以来的几百年间中,阿慕尔“焚书”之说被广泛引用,甚至被阿拉伯和西方的学者们反复引用。然而,到了17世纪,人们开始对这段说法提出质疑。英国的阿拉伯历史学家埃尔弗雷德·乔治·布朗(Edward George Browne)于19世纪提出对伊本基夫提的著作进行质疑,其中就包括阿慕尔“焚书”问题。他认为这段故事很可能是虚构的,因为伊本基夫提并没有详实的记录、事实根据或来源,这使其成为只是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舒亚·巴特勒(1850-1936)在他的著作《阿拉伯征服埃及史》中认为,那位名叫约翰的文法学家在6世纪中期活动,不可能在阿慕尔征服亚历山大城的时候还活着;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大多用羊皮纸书写,很难作为燃料。所以,将藏书作为公共澡堂的燃料是虚构的。当然,他的观点也受到反驳。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他的观点,从欧美到阿拉伯世界。
美国著名阿拉伯历史学家菲利普·希提在他的著作《阿拉伯通史》(1937)中说:“这个故事虽然虚构得很巧妙,但是与历史事实并不相符。”他认为,最根本的历史事实是,在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之前,亚历山大图书馆就已经消失了。
那么,为何伊本基夫提这位阿拉伯作家编造这个故事呢?当代埃及历史学家穆斯塔法·阿巴迪在他的专著《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存亡》(1990)中解释说:这个时期正值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人们对古希腊的典籍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因此,为了凸显阿拉伯人的贡献,伊本基夫提创造了这个故事。示阿拉伯帝国的文化和学术成就,以及为抵制欧洲文化的渗透而进行的一种文化宣传。这是因为穆斯林世界一直保留着希腊、罗马和亚历山大的遗产,他们自信地认为自己是这些遗产的合法继承者。
我深知,那些典籍的大部分都保存在穆斯林世界的图书馆中,成为了欧洲人觊觎的目标。东岸的特里波黎城图书馆和穆斯林将军兼诗人奥萨马·伊本·蒙齐兹的大量私人藏书,都曾遭到十字军抢劫。这些事件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公愤,而十字军则反诬阿拉伯人进行了“焚烧图书”的劣迹。
同时,在抵御十字军入侵的过程中,阿拉伯帝国统治者萨拉丁为了筹集资金,不得不将开罗公共图书馆中的200多万卷藏书和叙利亚城市阿米德图书馆的100多万册藏书先后卖掉。这一举动遭到了学者的严厉批评。于是,萨拉丁的一些支持者,包括与他关系密切的伊本·吉夫提,编造了阿慕尔“焚书”的故事,意在说明历史上焚烧图书并不罕见,相对于现在变卖图书来说,也并不算过分。
现今的一些西方学者则对阿慕尔“焚书”的故事提出了另一种解释。他们认为,编造这个故事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显示阿拉伯帝国的文化和学术成就,以及为了抵制欧洲文化的渗透所进行的一种文化宣传。因为穆斯林世界一直认为自己是希腊、罗马和亚历山大遗产的合法继承者,他们深信自己是这些文化瑰宝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我们阿拉伯人当年战胜了强大的拜占廷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可是,我们却编造了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焚毁的故事,结果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尴尬和羞辱”。当初的编造者肯定没有料到会引发这样的后果。现在,各国历史学家基本上都认同亚历山大图书馆毁于罗马人发动的两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