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地名由来有8个版本 都是谐音哪个更靠谱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延庆县境内,是万里长城最著名的景观之一。“八达岭”之名,最早时见于金代诗人刘迎的长诗中《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和《出八达岭》。元代这里称“北口”,是与南口(今昌平南口镇)相对而言。此后才有“古人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形容这里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两峰夹峙,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形势极其险要。然而,关于“八达岭”这一地名的由来却一直说法不一,甚至多达个“版本”,且各有渊源……
“八大岭”谐音说
八达岭山峦层叠,地势险峻,据说最初所建的长城在这里要转八道弯,越过八座大的山岭,所以当年兴建这段长城非常艰难,建筑材料难以运送到山上,工期迟迟完不成,曾先后有八个监工为修长城而死。最后通过“仙人”的“点化”,采取“修城八法”,即“虎带笼头羊背鞍,燕子衔泥猴搭肩,龟驮石条兔引路,喜鹊搭桥冰铺栈”,才把建筑材料运送到山上,所以人们就把这段长城称为“八大岭长城”,后来地名就谐音成了“八达岭”。
“巴达岭”谐音说
相传元代有一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到此,见这里关山险峻,崇峦叠翠,于是龙颜大悦,给此地赐名“巴达岭”,后讹传为“八达岭”。此说不实,经查阅《中国历代帝王录》、《中国皇帝大事年表》和《中国历代帝王年号手册》等史料,均查不出元代有过叫“巴达黎黎”的皇帝。但却有一位叫奇渥温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皇帝,他就是元朝第四位皇帝仁宗,在位9年。其出生地在今天的八达岭所在的延庆县内,其名字中确含有“八达”二字,也许“巴达黎黎”是一种误传。若联想到元朝时皇帝每年要从大都(北京)到上京(在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往来一次,而处于必经之地的八达岭,被这位皇帝乘兴赐名“八达岭”也是有可能的。
“八字岭”谐音说
从高空俯视,八达岭长城是建在一处呈“八”字形的山脊上,北一楼至北八楼是左边的一撇,北八楼至北十二楼是右边的一捺,所以最初的地名称“八字岭”,所修建的长城被称为“八字岭长城”。到了明朝,永乐皇帝巡视到此,站在长城上左右观看,觉得八字岭长城看着比较形象,但名字太俗了,于是改名为“八达岭长城”。
“把鞑靼”谐音说
明代的时候,八达岭一带有大量驻军,以防范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因明时汉人把东北方的满族人称为“鞑靼”,所以有人认为八达岭是“把鞑靼”(意为把守鞑靼之岭)的谐音,这种说法似乎也没有什么道理。因为满族人多生活在今天的辽宁、吉林大部分地区,离这里还很远,不是在居庸关外,而是在山海关外,而离这里较近的应是蒙古人。明朝迁都北京后最担心的是元朝残余势力的进犯,所以在今天的八达岭一带部署了很多军队,守护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