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过年吃什么历史人物来纪念 过年吃什么历史人物来纪念

过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过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名人)

过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过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名人)

从热气腾腾的饺子,到“年年高”的年糕,再到年夜饭上不可缺少的美酒,许多流传至今的春节食俗不仅具有吉祥寓意,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内涵。 今天,我们就追溯其起源,探究一下春节的饮食习俗。

饺子

过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过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名人)

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包饺子,是很多人心中最温暖的春节记忆。 您是否知道,饺子在诞生之初,就是一种防病治病的“神药”?

相传饺子是东汉“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娇儿”。 据说,当张仲景看到冬天里的穷人挨饿受寒,耳朵冻伤时,心里很不舒服,就想给他们治病。 于是张仲景命弟子在空地支起一口大锅,将羊肉、辣椒等温热药性的食物和药材放入锅中煮。 煮熟后取出,切成块,包入面团中,做成耳朵。 成型后,煮熟分发给病人食用,称“祛寒娇儿汤”。 喝完一碗热汤“娇儿”,人顿时感觉浑身暖和,血管通畅了,冻伤的耳朵也暖和起来了。 张仲景给穷人送药的行为从冬至持续到除夕。 因此,民间就有冬至、除夕吃饺子的习俗。

最早的饺子是带汤吃的,类似于馄饨。 到了唐代,人们开始把饺子从汤里捞出来吃。 元代,饺子根据蒙古语发音被称为“扁食”,“扁”现在俗称“扁”。 在很多地方,饺子仍被称为扁食。 明代沈邦的《万书杂记》中有“拜年,作匾食”的记载。 可见,饺子已经成为春节期间的必备食品。

饺子之所以享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 饺子与“饺子”谐音。 除夕吃饺子,寓意“新的一年过饺子”; 其次,因为饺子的外形像金元宝,有招财进宝、祈福来年的吉祥寓意。 第三,因为它的馅料,除了常见的蔬菜和肉类外,人们在过年包饺子时还会添加一些特殊的馅料,比如寓意“甜蜜生活”的糖果、寓意“健康长寿”的花生。 ”、枣和栗子寓意“早生贵子”,让吃饺子变成了一种有趣的游戏,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专家提醒

想要吃得健康,不妨自己调整饺子馅料,做到荤素搭配。 油不要加太多,盐尽量少加,避免“味道过浓”。 如果包饺子时加了“配料”(如红枣、糖果等),吃时要格外小心,细嚼慢咽,防止误吞。

年糕

过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过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名人)

我国很多地方过年都有吃年糕的习俗。年糕谐音“年年高”。 吃年糕有改善生活、事业进步的美好寓意。

各地制作年糕的原料和方法都有所不同。 比如北方的年糕多是用糯米做的,多是甜的。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这种年糕的制作方法:糯米粉过筛后,加水、蜂蜜和成面团,在面团上贴上枣子、栗子等。 ,用若叶包裹,蒸熟。 形成了具有中原特色的年糕。 不过,糯米原本是江南的特产。 在古代,它价格昂贵,而且很难获得。 因此,北方人做年糕的时候,也用的是当地出产的小米。 这种谷物像糯米一样粘稠,颜色金黄。 它也被称为黄米。 。

据明代《帝都风景》记载,当时京城百姓“元旦吃小米糕,谓之年糕”。 清代的年糕有黄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分别用黄米和糯米制成。 有诗曰:“年糕意微阴,白如银黄金,盼年老福禄寿,默默虔诚祈福”。财富即将来临。” 可见年糕有着吉祥的寓意。

南方年糕中,以宁波慈城的水磨年糕最具特色,里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伍子胥率兵在慈城修筑城门。 他曾对部下说,万一国家有危,百姓断粮,可以在城门下挖三尺来取粮。 后来伍子胥因为别人的诽谤而被判处死刑。 被越军包围的慈城,粮食告罄,不少人被饿死。 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在城门下挖了三尺。 果然,他发现了很多被做成城砖的年糕。 原来,伍子胥在建城时就已做好预防措施,并已做好储存粮食的准备。 从此,每逢春节,慈城人都会制作年糕、食用年糕,以纪念伍子胥。

慈城的年糕是用大米做的。 人们把大米泡在水里几天,磨成粉,压出水分,放在蒸锅里蒸熟,然后压成条。 这种年糕色泽洁白,入口滑润,富有韧性,久煮也不会腐烂。 水磨米糕晒干后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人们只需将它们浸泡在水中两天即可食用。 最常见的吃法是煮汤或切片炒。 酸菜年糕汤、白菜炒年糕等都是江南地区喜爱的菜肴。

专家提醒

炒年糕、炒年糕虽然好吃,但是这样煮出来的年糕热量较高。 建议您蒸或煮年糕。 同时,年糕是高GI(高血糖指数)的食物。 GI是指在进食淀粉类或含糖食物后,人体血糖升高的速度与等量葡萄糖的比率。 血糖高的人只宜少量食用年糕。

过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过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名人)

春节是全家人团聚的时刻,当然少不了好酒助兴。 “鞭炮声杀一岁,春风送暖屠苏”。 宋代王安石的这两句诗,让屠苏酒名声大噪。

据唐代韩鄂所著《岁华吉历》记载,屠苏是一间茅屋的名称,住在这间茅屋里的人是一位医生。 每年除夕夜,他都会给附近的居民每户一包药材,并嘱咐他们将药材装进布袋里,扔进井里,元旦拿出来,拌成酒喝。免得他们一年到头都没有瘟疫。 人们感激这位名医,却不知他的名字,就以屠苏的名字来命名这种药酒。

历代医家都高度评价屠苏酒的功效,并提出了许多不同成分的屠苏酒配方。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饮屠苏,可辟年初病气,不患瘟疫、伤寒”。 他的屠苏酒的配方是大黄、桔梗、胡椒、白术、桂花、附子、菝葜,具有滋补保健、祛邪避秽的功效。

从汉代到魏晋时期,人们过年喝的酒主要是交白酒和屠苏酒。 与屠苏酒相比,交白酒的知名度较低。 事实上,交白酒的起源可能早于屠苏酒。 东汉崔湜在《四人月令·正月》中提到,元旦期间的活动中,“人人给父母敬胡椒酒”。 娇指的是花椒,柏指的是柏叶。 古人认为这两者是“丹药”,服用可以延年益寿。 因此,交白酒常被年轻人敬酒给长辈庆祝生日。 当然,胡椒柏酒不能让人长寿,但确实有解毒、驱瘴的作用。

唐宋时期,人们更注重过年喝酒。 交白酒逐渐淡出了舞台,但喝屠苏酒的风潮却开始流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酒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专家提醒

饮酒对健康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您饮酒,则应限制饮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建议成年人每天饮酒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约450毫升啤酒和30毫升白酒)。 此外,儿童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慢性病患者也不宜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