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 宁夏王马鸿逵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在“西北四马”中,马鸿逵被认为是比较善良的一个,对宁夏的社会建设和文化进步有所贡献。他的家族在西北地区拥有极深的根基。马鸿逵于1933年担任宁夏省政府主席长达17年,期间掌握军政民政大权,被誉为宁夏地区的“土皇帝”和“一把手”,并且有个相当出名的胖身体,据说体重超过了200斤。在乱世之中,马鸿逵的立场相当摇摆不定,与国民政府的关系也是若即若离。18岁时,他进入甘肃陆军学堂接受教育,并且加入了同盟会。袁世凯执政时期,马鸿逵曾参与围剿白朗起义,一开始支持冯玉祥,也参加了中原大战。但是,自从1929年宣布“反冯拥蒋”之后,马鸿逵便带领自己的部队驻扎在江苏徐州一带,企图将势力从西北地区拓展至中原地区,与国民政府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博弈。同时,与其父亲关系也不太好。马福祥调升为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后,两人的矛盾得到了更大的升级。受调驻山东泰安后,却一直没有自己的军事势力。他充满怨言和迷茫。1930年,中央有意任命他为甘肃省政府主席,但他的父亲马福祥并不看好自己的儿子,反而推荐了马鸿宾。一直到1931年6月,国民政府行政院考虑到念及西北宿将,才决定任命马鸿逵为宁夏省政府主席。自胖子马鸿逵掌权以来,尽管宁夏名义上归中央管辖,但实际上中央政令无法完全实施,宁夏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王国。马鸿逵最初很有野心,认为宁夏的版图太小,一直不肯就任。直到1931年雷马事变发生,马鸿宾离开甘肃,国民政府又任命亲信邵力子担任甘肃省政府主席。这对于马鸿逵的前途来说是又一次巨大打击。最终,马鸿逵成为了宁夏省的一把手,他开始在西北地区展示自己的权威。他的霸气和傲慢在当时极度突出。至于马鸿逵任命为宁夏省政府主席的经历,可谓是一场剧烈的波折。蒋介石在制定自己的大盘算时,认为宁夏是西北地区的关键所在,政务不可无人管控。而马家在当地威望颇高,因此很适合担任这个职位。蒋介石一再电令催促马鸿逵迅速赴任,不要再拖延。最终,马鸿逵决定接受国民政府的指挥,在1930年9月17日,率领他的第十五路军自泰安出发,到达许昌,驻防于河南省境内。当时,马鸿逵还有个野心,他想要控制中原,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蒋介石曾有意任命马鸿逵为河南省政府主席,认为这样既能抚慰马氏因失去甘肃地盘而郁闷的心情,又能利用马部参加“围剿”,壮大自己的支持力量。但随着时局的变化和宠臣刘峙的激烈反对,指责马鸿逵已经耽误了军机,马鸿逵最终没有接到这个新的任命。而1931年12月,雷马事变终于结束,马鸿宾从甘肃回到宁夏,希望能够再次掌握权力。但是马鸿逵痛恨马鸿宾曾夺走自己的职位,不愿立刻回到宁夏。就在这个时候,马鸿逵的父亲马福祥病故,他趁机奔丧,并且长时间不返回军队,趁机四处寻找机会。1932年冬天,国民政府下令马鸿逵将他的第三十五师留驻在河南信阳,并将马鸿宾的新编第七师分配到他的指挥下。于是,马鸿逵率领他的第十五路军的三个独立旅出发,经过北平转乘平绥铁路,最终抵达包头。那时,马鸿逵认定了自己在宁夏的使命。1933年2月5日,他终于抵达宁夏省城就任,并努力发挥自己的地位。1936年9月,他获得陆军上将军衔,并获得一等云麾勋章和胜利勋章。在抗战期间,马鸿逵担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7集团军总司令,实施了“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等政策,在宁夏地区大量征兵。他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连环具结的保甲制度,高调实行三义政策,并试图消灭烟毒土匪。他还派出第一、第二骑兵旅参加绥西抗战,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战结束后,1945年12月,马鸿逵被任命为西北军政副长官和西北行辕副主任。然而,由于受到其他人的排挤,他于1950年10月携带家人移居到美国洛杉矶市郊。最终,他的身体状况恶化,在1970年1月14日逝世于洛杉矶。在对混乱时期的人物进行评价时,我们最好不要只以道德品质来进行标准判断。人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内心想法,以及他们的利益所在,这是符合道义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