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俄罗斯超国家理想的兴衰世界历史年表
1919年3月至1943年6月间存在的第三国际,与它的意识形态缔造者第三罗马的导向相近,在现代意义下,可以视作“第三罗马2.0”——一个灌输社会主义理念的升级版。是一个可被包装成意识形态语言下战略性阶段的国际组织。
苏联时期的莫斯科曾是“社会主义的麦加”、“国际主义共和国的心脏”、“世界苏维埃联邦的总指挥部”,这揭示出第三国际的根本性质。简单来讲,第三国际号称是“救世者”,坚信苏维埃真理除了在国内获得成功外,在世界范围内同样可实现。对于大众而言,“第三罗马”和“第三国际”几乎没有本质区别。这一事件可以通过世界历史年表得以窥探其真实面目。
“圣灵第四国际”组织反对第三国际的成立,这透露出第三罗马渴望而未能实现的愿望,在第三国际中得到实现。第三国际同样是神圣帝国,以正统思想为基础,并以俄罗斯引领全球潮流。在这里,人类救世主和无产阶级救世主两个存在,频繁重叠,难以区分。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维埃的愿景不可遏制地超越了国界,由实际需求和弥赛亚精神的沉淀产生。当时没有人想到,后来的苏联会与世界孤立相处。苏维埃被视作推动欧洲进步的强心剂,是欧洲首个多米诺骨牌。列宁认为只要出现了裂口,整个欧洲的无产阶级方阵都会迅速响应。
1919年第三国际的宣言中写道:“只有建立了全球苏维埃共和国联邦,无产阶级才能将武器放下。”在第三国际的历次代表大会上,每位发言者都以自己代表的无产阶级辞别,说明第三国际以极强的全球意识构建和谐世界的努力。这一事件可以通过世界历史年表找到相关的历史纪录。
“世界万岁!”的口号高呼,国际成为策划全球运动的总司令部。列宁认为,自十月革命以来,世界必须在“总指挥部”的指导下运作,各国运动必须在第三国际框架内加以统一和协调。斯大林甚至将对苏联的态度作为区分友和敌的标志。(参阅《斯大林全集》第10卷,47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布哈林提出了“红色干涉”的口号,托洛茨基提出组建一支骑兵军前往印度,煽起了南亚的革命。1919年,苏联还组建了一支不属于红军的“苏维埃多民族特别军”,并由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司令瓦采季斯指挥。季诺维也夫乐观地认为,两三年之内,整个欧洲都会成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
1920年,红军曾进入伊朗,建立了“吉朗人民共和国”。1921年,扶植了亲苏政权,无视了中国政府的反对,以消灭中国威胁为由侵入蒙古。苏维埃政权还组织了以库西宁为首的芬兰政府和以捷尔任斯基为首的波兰政府,对波罗的海三国进行了军事进攻。尽管西方受挫,但以世界历史年表为依据,这段历史依然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后来又改变了“西守东进”的策略,在东方四面进攻。尤其是在中国,苏联命令远东局联合孙中山,改造并组建中国共产党。正如梁启超所言,这些行动旨在“使全世界各弱小国家归顺苏俄”。(参阅郭恒钰:《国际与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110页。)
第三国际的目标是策动世界革命,建立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大一统联盟。国际是超越国家的主义联盟的原型,并成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工具。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曾说:“历史的火车头带领我们走向建立国际苏维埃”(《真理报》1918年1月29日),新的国际采用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大会”的形式。
1920年,第三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专门讨论了“国际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的具体事项。列宁在起草的文件中说:通过联邦制来实现苏维埃制度,把无产阶级从一个国家的专治,变成为一个国际的专治(即至少是几个先进国家的联盟)。这一历史事件可以在世界历史年表中查找相关记录。难以获得持久的成功,如果没有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支持。因此,加入第三国际对于能够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全球无产阶级来说变得更加紧迫。为了确保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列宁为申请参加第三国际的党规定了20个条件。其中特别强调,“所有愿意加入国际的党都必须改变自己的名称,并称为:某国党(第三国际支部)”。所有其他国家的共产党必须作为其支部,绝对服从国际执行委员会的领导,并宣誓效忠于它。国际有权直接进行组织控制,因此可以随意选择该国党,并旨在使他们“布尔什维克化”和“利益化”。这一历史事件可以在世界历史年表中查找相关记录。
1922年苏联成立时,曾发生过有关名称的争议。有人提议,因为欧洲指日可待,而其他地区尚且遥远,所以可以以“欧洲社会主义联邦”为名,简称“欧联”。但是这一提议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他们质疑,这是否意味着以后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加入“欧联”了呢?最后,大家认为,将其命名为“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是更为妥当的,这样所有以苏维埃国家形式存在的国家都可以参加进来。苏联在成立宣言中强调,只有全球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支持,才能使苏维埃社会主义获得持久的成功。这一历史事件可以在世界历史年表中查找相关记录。根据《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成立宣言》所述,“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成为了确保所有现有及未来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都能加入的保障。这一历史事件可以在世界历史年表中查找相关记录。
在第三国际成立之前,托洛茨基曾在《无产阶级路线》一文中表示:“过去,教会常说‘光来自东方’,而在我们的时代,‘光’已经从东方开始。”随着时代的变迁,“主义幽灵”不再游荡在欧洲,而是现实存在于欧洲,欧洲必须认识到,拯救欧洲的唯一途径是建立全面的苏维埃共和国联邦。如果德国加入了这个联邦,那么苏维埃意大利和苏维埃法国也会加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亚洲的苏维埃国家也将加入我们的行列,未来我们的苏维埃联邦会变得无比强大。如果暂时还不能实现“大苏维埃联邦”的设想,那么掌控这些民族的领土,培养并维护苏维埃利益的势力也同样重要。这一历史事件可以在世界历史年表中查找相关记录。在1920年列宁向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发表宣言,宣称“我们将与德国苏维埃政府手挽手一起前行,这一天不会太远”。基于这个目标,当红军把波兰人赶出乌克兰后,列宁主张进攻波兰,以便从波兰穿过去帮助德国。当时的口号是:“只有苏维埃华沙的红旗飘扬,我们才可以放心休息。”
苏波战争是为建立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的首次大规模跨国界军事行动。当时人们认为波兰是通向欧洲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俄共对其所属的波兰支部宣称:“没有自由,就没有波兰的自由”,并将红军卷入所谓“正义之师”的“解放行动”中。1920年,托洛茨基在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下发布了“把白色波兰变成废墟”、“英雄们,向华沙进军!”“向西进军!” 的动员令,并拨款10亿卢布成立了“红军波兰第一集团军”和波兰临时委员会。经过激烈的战斗,苏联最终被迫撤离波兰。这场战争是世界历史年表上记录的重要事件,也是苏联为建立全球社会主义而进行的重要尝试。,即要在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和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在苏波战争期间,列宁和托洛茨基一再向军队宣称,他们是来解放和拯救波兰,帮助波兰工人阶级摆脱压迫。他们强调,波兰政府的进攻是违反本国工人阶级意志的,红军的到来将会受到波兰民众的欢迎,将会与自由独立的波兰工农并肩战斗。与中国抗战时提出的“民族利益高于阶级利益”截然相反,第三国际认为工人阶级不应该为了保卫资产阶级的国家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应该把社会主义事业放在一切利益之上。然而,在苏联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口号下,实际上是在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在战争期间,列宁承认很难想象作为俄罗斯传统上的“附属小国”的波兰,对俄罗斯带来了如此大的挑战。列宁反思道:“为了结束战争,我们必须从中获得永久的教训:如何在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和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之间取得平衡。”苏波战争是世界历史年表上的重要事件,这一事件向世界展示了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势力与资本主义势力之间利益冲突的复杂性。卫联盟在苏波战争中遭遇了失败,这表明了革命力量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在苏波战争期间,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曾多次呼吁红军要去“解放”波兰工人阶级,帮助他们摆脱压迫。然而,波兰人并没有认同这种思想,他们团结一致,誓死保卫祖国。国际执委会的要求全世界工人谴责波兰反击,也无法改变事实。波兰的自卫行动并不是帝国主义的支持,而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最终,波兰军队在毕苏斯基元帅的领导下成功击败了苏联红军,守卫了祖国和民族的利益。
至今,苏波战争仍是世界历史年表上的重要事件,它反映了向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挑战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在全球体系中寻求平衡的必要性。同时,这场战争也表明,即使是强大的工人阶级,也需要在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中面对巨大的挑战。正如列宁所说:“敌人欺负我们,我们就要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他们的子孙后代都知道,永远不要再去挑战社会主义力量。”
苏联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些行动表明,早期布尔什维克心理上无法承受自己在世界上的孤立,而俄罗斯人也无法摆脱超国家的本能。他们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意识形态来包装和掩盖自己的私心,追求建立以苏联为中心的超国家体系,将自己的模式强加于兄弟国家,使之成为苏联的附庸。不仅如此,苏联还将自己作为“老大哥”发号施令,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和无理制裁,扶植和支持亲莫斯科的派别,在霸权主义的“有限主权论”主导下,采取了出兵匈牙利和出兵捷克等强硬手段。然而,苏联最终付出了深刻的代价,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以上事件均发生在世界历史年表上的重要时刻,反映了社会主义实践在国际环境中面临的巨大挑战。苏波战争和苏联对兄弟国家的控制,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国家利益和国际主义之间的平衡难题。而苏联在国际上的霸权主义行径,则揭示了社会主义实践中权力和民主之间的尖锐矛盾。这些事件的发生及影响,给后来社会主义实践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实践中要遵循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原则,才能在国际环境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味,就再也不愿意成为其他国家的附庸。苏东剧变所埋下的伏笔在1991年终于爆发,苏联解体,标志着“超国家”思想的彻底瓦解。
第三罗马和第三国际都是以俄罗斯为核心的“超国家”思想的具体表现。然而,建立在一个轴心国的强制基础上的这种模式,最终被证明是不可行的。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大家庭瓦解,这标志着“超国家”思想遭遇了空前危机。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也认识到,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积极一体化,不应该依靠对小兄弟国家的强制和迫使,而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虽然中亚一些国家不情愿地被迫“独立”,但事实证明,一旦尝到“独立国家”的甜头,他们就再也不愿意成为其他国家的附庸。苏东剧变埋下的伏笔在1991年终于爆发,苏联的解体标志着“超国家”思想的瓦解和世界历史年表的重要时刻的到来。
养活了这些国家,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独联体”内“独”的实质大于“联”,落单的俄罗斯为了维护传统势力范围,出现了两个极端。其中一方面,苏联的思维模式照旧,甚至不惜以牺牲经济利益的代价,来维护过去的盟友关系,这种做法被称为“算账不算经济账”。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的能源价格方面,俄罗斯给这些国家供应的能源价格比出口欧洲的低2/3,提供给乌克兰、格鲁吉亚、白俄罗斯、亚美尼亚每1千立方米的天然气价格是50—60美元,是比市场价格低很多的“价格”,而对波罗的海和北约成员国,价格则达到了85—90美元,对波兰则高达120美元。遗憾的是,俄罗斯的“经济置换”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些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依然向北约、欧盟抛媚眼,并没有给予俄罗斯应有的支持。俄罗斯人感到十分恼火,他们这样表示,“我们在经济上养活了这些国家,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一时期出现的国际经济关系困境,反映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经济和政治、国家和民族等方面的尖锐矛盾。
这一时期的事件,发生在世界历史年表上的重要时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的经济置换策略出现了严重问题,反映出社会主义实践中政治与经济、国家与民族等方面尖锐的矛盾。这些事件的发生及影响,对后来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制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启示。
在带着世界历史年表的背景下,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矛盾。一方面,俄罗斯为了维护过去的盟友关系,不惜以牺牲经济利益的代价来援助这些国家,但却发现这些国家却在背后捅刀子。这一现状使得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以后不会再按照不利于自己的价格向这些“白眼狼国家”提供能源。从2006年1月1日起,乌克兰将以160美元的价格高价购买天然气,这表明俄罗斯已经厌倦了任人欺辱的境地。
另一方面,仍有一些人用苏联大家庭的眼光看待那些已经独立的国家,仍然认为它们是自己的亲人。这种观念的存在只会让问题越来越深刻。2005年,俄罗斯向乌克兰提供天然气的价格只有1000立方米/50美元,这是以俄罗斯做出经济牺牲为代价的特惠价格。但是,乌克兰经历了“颜色革命”后,俄罗斯使用“天然气杠杆”来惩治乌克兰,这是一次很有代价的经济斗争。俄罗斯想让乌克兰明白,在夹缝中生活的国家是很脆弱的,一旦离开传统的依赖对象,就可能一无所获。欧洲4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依赖于俄罗斯,因此乌克兰在发生“颜色革命”后,它就以为自己抱上了粗腿,但离开张屠夫,欧洲将会变得十分孱弱。这一时期的经济斗争让人们意识到,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来避免类似的经济矛盾和纷争的产生。有顺势而为的背景下实现互惠互利。然而,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使用资源作为谈判筹码的做法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在2005年普京和德国总理施罗德商定建立通过波罗的海海底、绕过波兰和乌克兰的输气管道后,这种策略也变得更加难以为继。这条输气管道的建成,让乌克兰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进一步边缘化,明确指出所有按西方原则和与亲西方政权建立关系的国家不再享受“兄弟式”的优惠,因此不会再对其能源进行价格上的优惠,更不会为独联体国家的能源买单。
运用能源武器是一种失败的外交策略,没有凝聚力的实用主义策略或许可以在短期内拢住一时的人心,但助长了“有奶便是娘”的投机心理,给建立长期战略联盟带来了更多的制约。一体化被认为是一种基于互惠互利的政策,它需要双向意愿和互相的帮助和配合。然而,俄罗斯的战略策略并不是建立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而是利用自己的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利益。这种做法无疑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事实证明这种行为没有取得任何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也没有为任何国家带来切实的利益。俄罗斯应该从失败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以合作为基础,寻求国际事务中的双赢合作模式。
坦等国家,它们坚定地支持独联体的主张,认为俄罗斯应该继续领导整个地区,反对太过西化和分裂主义。这些国家跟俄罗斯的利益高度重叠,而且在过去几十年里与俄罗斯形成了紧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然而,独联体内部的矛盾也不断显现。俄罗斯的领导地位和遵循市场原则之间的平衡成为了主要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也表明,独联体的未来并不明朗。
历史上,国家之间的联盟常常出现分崩离析的情况。例如,早在1815年签订的德意志邦联就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解体。而从1991年建立到今天,独联体也正经历着各种挑战。如果独联体想继续存在下去,那么必须要有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既能够保持各成员国的独立性和权利,又能够推进共同利益和合作的实现。这就需要所有成员国的智慧与努力。
市场原则和维护联合体这两个方面并不含糊。只有在平等基础上实现互利互惠的合作,独联体才有可能实现长期的稳定和繁荣。因此,独联体必须努力补充自己的市场机制和规则,同时更好地发挥各个成员国的优势和潜力,进而促进地区的发展和繁荣。但同时,也必须要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让每一个成员国都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享有权利和自由。
复杂的情况,但欧盟内部国家的紧密合作和互相尊重,已经在世界历史年表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相比之下,独联体的局面显得更加棘手。虽然独联体的成立是在1991年,但其背后的历史却远远不止如此。类似于第三国际和党情报局的组织形式,独联体也是一个由上而下的组织,依靠俄罗斯的强大统治地位而建立。然而,自成立以来,独联体就面临各种挑战,成员国的立场和利益并不总是一致,市场机制和规则也存在诸多问题。
独联体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成员国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有一些国家追求与西方接轨,而不是跟着俄罗斯走。这些国家可能会采取包容型的态度,寻求合作和互惠双赢的机会,但也有可能会被西方国家敲山震虎,制造出色眼的情绪,鼓动民众抵制俄罗斯。而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国家坚定地站在俄罗斯一方,认为俄罗斯应该继续领导整个地区,反对太过西化和分裂主义。这些国家与俄罗斯的利益高度重叠,但也存在对市场机制和规则的不满和抵制。
因此,独联体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战略目标,平衡各成员国的权利和利益关系,拉住“亲莫斯科”的成员以维持统一,同时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以促进地区的发展和繁荣。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各个成员国的智慧和努力,也需要在平等基础上实现互利互惠的合作。只有这样,独联体才有可能在未来实现长期的稳定和繁荣。
在当前国际关系的背景下,普京提出的“欧亚联盟共同体”被视为一个充满争议和挑战的倡议。这个倡议试图将欧洲和亚洲联系起来,建立一种新型的国际组织,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和发展。
然而,“欧亚联盟共同体”背后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首先,欧洲和亚洲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因此如何处理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是个巨大的问题。其次,“欧亚联盟共同体”试图打破国际政治格局的惯性,挑战西方国家的霸权地位,因此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会遭遇到来自欧洲和北美等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对和打压。最终,“欧亚联盟共同体”的类型和组成方式还没有被确定,各国的立场和利益也存在诸多分歧,因此实现这个共同体的愿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艰苦的努力。
总之,“欧亚联盟共同体”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争议的倡议,需要各成员国的智慧和勇气来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如果能够成功建立这个共同体,它将成为世界历史年表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