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谈迁简介谈迁和他的国榷-历史人物

记得小学的时候,就学习了谈迁的故事。当时可能只是当做一个故事来读的,这么多年也没怎么了解过这个人。之前写贰臣转,查看抗清名将史可法的时候,才发现了一些谈迁的资料。才发现原来当做故事读的历史,有这么多激励我们的事。

谈迁,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从小喜欢读书但因其家境贫寒没有经济能力读书。因此,他要看书的话,只能够去想别人借,然后自己在进行抄写。甚至有的时候,他需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借书。中途只能吃一些干粮来抵御饥饿,有的时候还无法吃饱。

天启元年(1621年),在谈迁28岁时,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在五十多岁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多万字的巨著《国榷》。

面对这样一部很有可以会流传千古的鸿伟巨作,谈迁的喜悦心情自然是不言而喻。但是,就是这样一部巨著,在其印刷前居然被小偷偷走了。我们现在不得知小偷是误以为书稿是值钱的东西还是专门来偷书稿的,但是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下自己写了半辈子的书,被人偷走是什么心情(记得,学习这篇课文时,还有同学问是谁偷走了国榷。老师说,谈迁比我们更想知道这个问题)。

很多人都认为他就此将是一蹶不振,可是,让众人感到意外的是,没过多久,谈迁便重新振作精神,再次提笔,开始创作。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上面这句话,就是我们当年学习的课文的原话,讲述的并不仅仅是谈迁,可能也是正在阅读本文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