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座主门生大冒险古代科举梦幻联机历史知识点囧翻初中一年级

html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www.y1984.com/uploads/ueditor/20221106/1-2211061349364P.jpg" /></p><p>在明代,座主可谓是一个名词的重量级存在。</p><p><br></p><p>     在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下,为我们这些读书人提供了一条相当有趣的合法晋升之路。以现代眼光看,我们常常对科举制度进行各种挞伐,但其实这是对历史的一种不太尊重,毕竟这制度在当时的中国,对于势豪大户之间的博弈起到了一些“仕”事。想想王安石、张居正这些拯救时局的良相,他们都是出身平民,如果没有科举,也许就找不到从江湖走向庙堂的途径了。我曾在一篇名为《让历史复活》的文章中提到,研究中国历史,首要的任务就是研究皇帝与宰相这两个系列。而皇帝的产生只有两途,一是通过暴力的改朝换代,成为开国皇帝;另一是通过世袭。而宰相的产生同样有两条路径,一是成为新朝的开国宰相,``````html通过出色的政绩跻身而上;另一是通过科举制度的选拔,从底层逐渐崭露头角。这个过程有点像是在玩一场独特的历史游戏,充满了戏剧性和波澜壮阔的色彩。</p>
html
<p>作为读书人,我们是新皇帝打下江山的得力助手。在历史中,宰相基本上都是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虽然有文盲的皇帝,但宰相绝对没有文盲的存在,因为宰相的身份都源于他们的读书背景。</p><p><br></p><p>     如今,作为现代的读书人,我们有着多样的职业选择。可以成为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也可以当上企业的CEO,甚至可以选择成为自由的撰稿人,生活仍然可以过得很充实。然而,在古代,情况却截然不同,当时读书人的出路几乎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因此,科举制度成为每个读书人必须经历的必经之路。</p><p><br></p><p>     在明代,沿袭了唐宋两朝的科举制度,读书人参加县、省、全国的考试。通过县试合格者成为秀才,省试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全国为会试,考中者为进士。而在进士的甲科中,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位出类拔萃的读书人,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产生的。每次乡试与会试,主考官都是由礼部任命。尤其是会试,主考官通常由皇帝亲自挑选并委任。参加乡试与会试的读书人,如果考中举人或进士,就需要向本科的主考官拜谢,成为他们的座主。</p>
html
<p>而我则称这些人为我的门生。</p><p><br></p><p>     在明代,孝道被奉为治理天下的重要原则,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牌位,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五个字。这种牌位在以前的偏僻小城镇仍然存在,类似于神龛。在我的童年时,每到年节,长辈们就会带着我去这些牌位前磕头拜祭。这五个字中,将天地放在最前面,是对神灵的敬畏之情。接着是君王、父母、老师这三位,它们代表了每个人终身需要依附和顺从的权威。</p><p><br></p><p>     座主这个称呼起源于老师,但相比老师更加受人尊敬。因为座主同时具有老师和职业道路的引路人的双重身份。在明代,座主通常都是皇帝身边的得力大臣。像解缙、方孝孺、杨士奇、杨廷和、夏言、严嵩、徐阶、高拱等内阁大臣,都曾担任过会试的主考官。一旦他们掌握了大权,就会提携并重用自己的门生。</p><p><br></p><p>     因此,可以说,门生们对座主都怀着敬仰之情,全心全意地侍奉着。惟谨...</p>
html
<p>这里谈论的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道义,还涵盖了一些功利的考量。在封建时代,朋党问题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所谓朋党,指的是执政者多倚重私人关系。乡党、同年(即同科进士,类似于今天的同学)、亲戚、门生、故旧等等,都属于私人关系的范畴。古人提倡“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理念,只是一种理想。在实际运作中,不避仇的情况很少见,不避亲的情况却是比比皆是。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可以理解座主在门生心中的地位有多么显赫和重要。</p><p><br></p><p>     座主和门生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树和猢狲的关系。树大猢狲多,树倒猢狲散,这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座主对门生是提携和保护的关系;而门生对座主则是依附和顺从。</p><p><br></p><p>     要在历史中找到座主与门生之间亲密无间的典型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而要找到两者之间产生嫌隙甚至仇恨的例子,就不那么容易了。至少根据我所知...</p>
html
<p>在整个明代,只有两次发生了门生对座主进行讽刺的情况,分别是武宗朝的首辅李西涯和神宗朝的首辅张居正。</p><p><br></p><p>     首先说说李西涯。</p><p><br></p><p>     当武宗皇帝初承大统时,他信任阉党,导致臭名昭著的刘瑾得以崛起。国事急速颓败,内阁首辅刘健坚守正义,与刘瑾一伙斗争不懈。眼见圣意难以挽回,刘健率领内阁辅臣集体辞职。在刘瑾的主持下,大部分辅臣都被排斥,但唯独留下了李西涯。李西涯屈从接受皇命,每日在刘瑾和张永之间周旋,曲意逢迎,几乎无法言及臣节。当时的士林虽然对他的行为心生不满,但由于他的权势,很少有人敢于直言指责。然而,李西涯有一位名叫罗玘的门生,他时任监察御史。对座主的行为感到不满的罗玘,于是写了一封信投到了李西涯的门下。这封信内容并不长,全文如下:</p><p><br></p><p>     “生违教下,屡更变故,虽常...
html
<p>我曾写了一封贡书,虽然愤激之辞颇多,但因为担心过于频繁可能无益于彼此关系。如今,天下人皆知忠臣赤子之心已耗尽,大事也难以推进。《易经》中有云“不俟终日”,这句话是否值得思考呢?那些每日巴结谄媚、卑躬屈膝的人,所谋者无非是为了自己。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将成为后人百世传颂的历史佳话,能够拯救他们的后代吗?我身为白首之人,深受皇恩宠遇,才有今日之地位。然而,我的病势日益垂危,若不言之而待何时?希望你能痛割前嫌,勇敢追随。否则,请先除去你门墙之籍,再公之于众,大张旗鼓地进行讨伐,以显扬你背叛恩德的罪行,我也甘愿接受。我多年来积聚真诚和正直,希望终有一天能够展现,但我在审椷之际却发现了狂妄跋扈的行径。</p><p><br></p><p>     这封信虽然充满了激愤之词,但我仍然保持着对师生之谊的深厚感情。我将信送到了李西涯手中,并未公之于众。据说李西涯看了信后,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一言未发,或许他心中有太多难以启齿的隐秘。</p><p><br></p><p>     此后,刘瑾被伏诛,另一批小人如王振等崭露头角。李西涯仍然如琉璃球一般巧妙地周旋其中。至于罗玘的规劝
html
<p>显然,我的讽刺信并没有产生任何效果。但罗玘毕竟没有与座主彻底翻脸。</p><p><br></p><p>     李西涯在内阁主持近二十年,虽然年事已高,却仍然不愿离开。有一天,又有人将一首诗塞进他的门缝:</p><p><br></p><p>     清高名位斗南齐,伴食中书日已西。</p><p>     回首湘江春水绿,子规啼罢鹧鸪啼。</p><p><br></p><p>     这首诗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劝告李西涯不要再当“伴食中书”了,赶紧回到他在湖南的老家去。至于这首诗是否由罗玘所作,现在已无法得知。</p><p><br></p><p>     不过,无论是信还是诗,罗玘对座主的态度都是激烈而非极端。六十年后,刘台座主张居正上台时,他对座主的态度可就不再那么温文尔雅了。</p><p><br></p>
html
<p>我是隆庆五年的一名进士,那一年的主考官正是张居正,当时名副其实的座主。</p><p><br></p><p>     随着张居正于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成为内阁首辅,他开始提拔大批青年才俊。而我,刘台,幸运地被张居正选中,由刑部主事升任监察御史,巡按辽东。对于一个入仕才两年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晋升。那时的我对张居正这位座主感激涕零。</p><p><br></p><p>     然而,到了万历三年,我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p><p><br></p><p>     那年秋天,辽东总兵李成梁在对蒙古的作战中取得了胜利。我抢先向朝廷奏捷,按照规矩,奏捷的事应由巡抚和总兵联合上疏,巡按没有奏捷的权利。我的奏章送达京城后,张居正看了后感到非常生气,于是写信训斥了我一番。</p><p><br></p>
html
<p>那时正值万历新政刚刚开始,张居正推行考成法,对官员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我刘台因奏捷邀功,虽然并非原则性问题,但在这种大前提下,张居正将我视为典型进行了申斥,他的意图是要让整个士林看到他整顿吏治的决心。</p><p><br></p><p>     收到了张居正的申斥信后,我感到颇为丢面子。或许是因为年轻气盛,没有深思熟虑,竟然轻率地做出了反抗的决定。在万历四年的正月,我写了一道弹章呈给了神宗皇帝。</p><p><br></p><p>     这篇弹章一开头就显得气势汹汹:</p><p><br></p><p>     高皇帝鉴前代之失,不设丞相,事归部、院,势不相摄,而职亦称。文皇帝始置内阁,参预机务,其时官阶未峻,无专肆之萌。两百年来,即便有擅权之者,也仍然惴惴避开宰相之名,不敢越雷池一步,以祖宗之法为准则。然而,大学士张居正却高高在上自命为宰相,高拱却被驱逐出朝廷。
html
<p>擅权之者已经持续三四年了……</p><p><br></p><p>     接着,我刘台列出了张居正“擅作威福”的五条罪状:</p><p><br></p><ol> <li>两面三刀,驱逐了高拱;</li> <li>违背祖制,给成国公朱希忠赠以王爵;</li> <li>降黜与己政见不合的言官;</li> <li>任用了张四维、张澣等私人;</li> <li>接受了边鄙武臣的贿赂。</li></ol><p><br></p><p>     自张居正担任首辅以来,他得到了李太后与神宗皇帝二人的绝对信任,各方面的改革也进展顺利。他在朝野之间的威望远胜过了前任的夏言、严嵩、徐阶、李春芳、高拱五位首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时,我的奏疏送到京城,在朝廷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作为当事人的张居正更是愤怒异常。</p><p><br></p><p>     之前提到过,明朝门生与座主产生矛盾,见诸文字的只有一个例子,那就是在刘台之前
html
<p>罗玘曾规劝李西涯,但并未将矛盾公开化。而我刘台却是首次公开反对座主,成为大明开国以来的先例。这对张居正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他当即向皇上递交了辞呈,称“我朝开国以来,未有门生座主,臣深感羞耻,唯有去职以表明心迹”。神宗皇帝当然不会允许张居正辞官,于是下旨锦衣卫将我押解进京,榜掠之后,被逐回老家江西安福,同时削去官职,成为普通百姓。</p><p><br></p><p>     我的做法太过激烈,虽然张居正表面上劝谏皇上不要对我过于严厉,但内心对这个忤逆的门生充满了愤恨。底下的人看出了张居正的真实心境,于是又编造罪名,将我流徙充军到偏远的贵州都匀卫。到了万历十年,正是张居正病死在任上的时候,我也在流徙地因病离世。这对终生都不肯互相原谅的门生与座主,在同一天离世,或许也是天意。</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