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古至今这四大风水宝地让我惊叹附初一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1、北京:北依山险,南接平原。北京建城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古都,历来被风水学家认为是“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据初一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的记载,周武王封尧的后代曾在蓟丘——即现在的北京——建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是燕国的国都。辽朝时,北京被称作燕京或南京,是辽国的陪都。公元1153年,金朝迁都至北京,改名为中都,这里从此成为全国的中心。元代以“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建北京为大都,初步奠定了现在北京城的规模。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为了体现皇权的核心地位,把全城的中轴线向东推移了150米,新建的宫殿都在中轴线上。城北筑有一个景山,用以镇元代残址北海和中轴线,形成了著名的“故宫景山体系”。
北京一直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为了保证明朝的长治久安,第一位明朝皇帝朱元璋特意选择了北京作为他的王朝首都,并在城市的中心建造了紫禁城。据初一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的记载,北京在中国历史上已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作为古代风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风水被认为是古人建立帝都的理想之所在。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正是古人心目中建立帝都的理想之风水宝地。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两条山脉在北京的南口汇合形成向东南巽方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湾环抱的是北京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而永定河为主要河流,桑干河、洋河等在此汇合成永定河。在地理环境方面,“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地形地势独具特色,有利于发展和控制的战略优势。自古以来,每一位皇帝都十分注重风水地理,歷任皇帝都非常注重这方面的细节与规划。比如,朱元璋在北京建都之后,明太祖朱棣又特别选择了非常有特色的地下宫殿,而清帝则是在北京的各个方位建立了不同的坛,如地坛、日坛、月坛等,用来举行祭祀和宗教仪式。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风水地理文化一直备受重视。堪舆家们认为:“京城者帝之都也,国之要地,龙脉要冲,需依五行方位而建,山阳而水北,坐北而面南,受上天之佑,聚五帝之德。”
宋代大儒朱熹一生精于研究堪舆,曾发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集注》等多篇有关风水的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中也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北京一直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显示,北方地区一直备受关注,元代时期蒙古贵族巴图南极力推荐北京成为定都之地。他认为:“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这种“风水地理”的看法一直流传至今。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大臣们认为,北京是元代的都城,王气已尽,不宜再作借鉴。因此,他们建议定都南京。但在“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以燕王的身份夺得天下,他觉得北京是自己发迹之地,“龙潜于此,多有经营”。他的臣僚也纷纷上疏陈述,北京是神圣之地,山川形势优越,有制天下、控制四夷的潜力。最终,明成祖决定将北京作为明朝王朝的都城,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都城之一。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在一生中对于风水地理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的著作《四书章句集注·中庸集注》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宾退录》中,他也记录了自己对于北京风水的看法:“冀州好一风水:云中诸山,来龙也;岱岳,青龙也;华山,白虎也;嵩山,案也;淮南诸山,案外山也。”这些话代表了当时朝野对于北京地势的看法,并且对后人影响深远。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历史悠久,风水地理也备受关注。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显示,明朝成祖朱棣曾在燕京(北京)发迹,因此在他的臣僚们的极力推荐下,他决定将北京作为明朝的都城。虽然近代以来,北京时常受到外敌的侵袭,但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并非地理,而是因为朝廷的无能。北京城是在中国风水理论指导下规划建设的,风水思想融入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是风水学应用的典型实例。近代以来,北京得到了历代政府的悉心保护,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将故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故宫成为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历经五个世纪的古都。
沈阳的地理环境也备受关注。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显示,沈阳四周被山脉环绕,水网密布,风水地理得天独厚,并且是一个自成一系的区域。这种地理环境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地理优势,因此,沈阳早在明清时期就成为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在近代以来的历史中,沈阳也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沦陷,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下,沈阳市得到了大力发展和改善。如今,沈阳已经成为了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
沈阳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被誉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显示,早在7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沈阳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孕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公元前229年设立侯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满语称沈阳为盛京,意为兴盛的城市。1636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仍然把盛京作为陪都。
沈阳的地理位置具有显著的优势。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表明,它北有外兴安岭,西有蒙古高原,东有大海,南有鸭绿江。西北高,不失为天然屏障,东南低,水域环绕。它离中原近,是关东与关西的咽喉,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融合点,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兵家必争之地。根据《清太宗实录》记载,“沈阳城砥柱中流,北有门可控辽,东有关可防海,南有城可挡满,鸭绿江之笛,白山之懒,皆入彼域矣。”因此,沈阳的地理优势使得它成为了古代战略军事要地和文化交流中心。
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显示,努尔哈赤于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召集群臣商议,将都城由东京(今辽阳市)迁往沈阳。虽然有人认为这样做劳民伤财,但是努尔哈赤执意迁都。他认为,沈阳是形胜之地,西征明朝时,可以由都尔鼻渡辽河,路线直通且近;北征蒙古只需二三日即可到达;南征朝鲜,可以沿着清河路前进,而且沈阳处于浑河、苏克苏浒河之上游,伐木顺流而下,治宫室和烧柴都很方便,出猎和捕鱼也十分便利。努尔哈赤的考虑是从军事和生活两方面出发的,迁都沈阳也奠定了后金灭明的基础。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沈阳也是一个王气充沛的地方。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显示,中国自万岳之尊昆仑山分出南龙、中龙和北龙三条风水龙脉,沈阳处于北龙长白山之浩瀚风水余脉。这条风水龙脉承袭了亘古不朽的旺气,经过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层层脱换,辞楼下殿,穿狭过涧,蜂腰鹤膝,回龙顾祖,不远千里迢迢绵延而来,到达了棋盘山、白塔山脉等沈阳地貌高峻处,注入了王气。因此,沈阳在风水学上也被视为王侯地,是地球上少有的风水秀地。
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显示,辉山山势陡峻,将平原区域和浑河分开,形成了特殊的地形格局。而沈城就建立在浑河北岸上,因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而成为北方众城之首的城市。
在沈城的母亲河浑河的位置上,也蕴含着特殊的风水意义。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指出,浑河有界合两岸地脉,兜收天地精华的作用,护佑整个沈城,并且吸纳东来源源财气,以富养清朝国力,祥瑞之意不断绵延。此外,浑河水系和平区段呈S形,抱北而绕南,恰恰与太极图中的吉形相符,象征着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清初,浑河被辟为皇家河道,专门用来运输宫廷所需物资。这要求整个河道都不得有任何侵占和污染,显示出浑河在当时的重要性。
如今,沈阳已经成为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国际大都市和金融、文化、交通、信息、旅游中心之一。在新的时代中,沈阳展现出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显示,太原处于三水包围之中,险关为塞。三水即晋源河、浍河、清徐河,环绕太原三面。而“险关”指的是太原地处交通要道,经古代著名关隘之一的九曲十八滩而进入中原地区。因此,太原地势险要,地理位置优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显示,山西省省会太原有着2500年的悠久历史,历史称呼为晋阳,别称“并”。在这2000多年的历史中,太原一直都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军事据点,被誉为“控山带河,踞天下之肩背”。太原的建城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97年,当时被称为晋阳邑,战国初期赵国在此建都。秦代时,太原郡为全国36郡之一,西汉时被称为并州,为全国13州之一,也是太原被称为并州的渊源。前赵、后燕、前燕、前秦和北齐等国都曾在太原建都。在隋朝时期,太原成为全国第三大城市。唐朝发祥于晋阳,封晋阳为北都,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为“三都”。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国也曾将太原作为其国都。到了清代,太原已经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商业、手工业城市。可以发现,一直以来太原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太原市区面积约有125.12平方公里,大部分处于汾河之间,市中心以汾河岸为主干道。汾河淤积场地广袤,江堤遍植绿树,形成了风景秀美、交通便利的城市环境。太原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通过黄河水运,太原与渤海湾、长江三角洲联系紧密。近年来,太原市持续进行城市建设和产业升级,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显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太原这个名字出现在许多对古老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和许多王朝的治乱兴衰之中,这显示了太原与中华文明紧密的联系。
2500多年来,太原培育了丰富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成为多位文人才俊的诞生之地。唐代边塞诗人王翰、王之涣用细致委婉的手法表达雄壮豪放的情感,写下了令人心驰神往的千古绝唱;罗贯中开创了我国语体章回小说的先河,著有《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明末清初大儒傅山以其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得到后人的尊敬。还有元好问、阎若璩等文学巨匠,他们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太原之所以成为历史和文化之都,是因为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富足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人文环境。首先,太原位于山西黄土高原中心,周围的山川峡谷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历来是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同时,太原处于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交汇的区域,继承了两种文明的优点,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显示,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对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兴替与治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晋阳(太原)自古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太原人对于战争极为熟悉,并且在心理上普遍认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利用这一优势,在当地招募素质精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这是晋阳在历史上占据重要战略地位的人文因素之一。因此,太原长期处于华夏文明和中国力量的核心半径之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格局。
太原位于西北高原,西倚蒙山和天龙山,东边和南边有汾河环绕,中间是一片开阔的平原,而晋水和风峪沙河则贯穿其中。这样三水环绕的地形在干燥的高原地区非常适宜农业生产,因此太原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太原盆地东、西、北三面的山地丘陵地区,植被繁茂,水草丰沛,是理想的牧场,因此畜牧业也很发达。太原还拥有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早在春秋时期,太原的冶铜业就非常发达。
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揭示,历史记载中董安于曾建设晋阳城各“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太原的冶铁业也非常有名,唐代诗人杜甫曾赞道:“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这是对太原冶铁业精湛工艺的真实描述。太原的农牧结合、渔猎并举,手工业、商业并行的经济地理环境,为其在历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独特结合使得太原见证了中国所有朝代的兴衰更替。这个城市经历了中国古代城市所应有的各种角色和功能,成为我国城市文明史上的独特文化现象。
4、西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西安古城建于周代,历经各朝变迁,千百年来,其地文化以咸阳文化、周秦汉文化、唐文化、宋明清文化以及现代文化为代表,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重镇。西安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因“丝绸之路”而与外界交流密切,经济繁荣。同时,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发源地。
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显示,长安是著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周、秦、汉、唐四朝曾在这里建都,长安作为中国的中心,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物质遗产。那么,为什么中国历史前半期的定都地点都在关中呢?这与关中南面阻拦着秦岭,北面毗邻渭河,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的宏观地理形势有很大关系。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在丰邑迁都,后来周武王又把都城迁往镐京。300多年间,丰、镐两地一直是西周王朝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标志着西安作为中国首都城市的起始。在周人之后,秦人以关中为根据地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统一王朝,先后以栎阳和咸阳为都城,对后来的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关中定都,兴修了长安城,张良当时建议选在长安,说:“关中有陇右、巴蜀,气候温和,四时互备,有征服天下的气象。”
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显示,“金城千里”一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关中平原四周被山原、河川环抱,就像天然的巨大城堡。关中南面有秦岭,西面有陇山,北面是黄土高原,而向北和西北延伸的还有黄河和天山山脉,东面则有黄河作为屏障。这些天然屏障易守难攻,使得关中平原自战国时期起被誉为“四塞之国”。在接下来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长安城一直是西汉王朝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此,实行“文景之治”,改善人民生活,“汉武盛世”也在此创造辉煌业绩。同时,这里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罗马帝国一起成为东西方世界的霸主。魏晋南北朝时代,长安城作为多个割据政权的都城,一直沿用到隋文帝建成大兴城的583年。唐朝将大兴城更名为长安,并在此增建宫殿,成为当时大唐盛世的象征,展现出辉煌的绝代风华。
今天的西安是中国陕西省的省会,也是全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它在教育、科技、制造等方面处于中国大城市的前列。由于西安位于中国的腹地,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其经济、文化和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西安还取得了很大的建设成就,城市规划和居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初一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表明,我国在决定建立自己的大地坐标系统时,经过科研人员实地考察和综合分析,确定了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境内“34°32′27.00″N、108°55′25.00″E”的地方为我国的大地原点,也是我国水平控制网中大地坐标的起始点。通过它,我们可以准确知道自己所在地理位置。我国的国家授时中心(陕西天文台)主要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负责生产和维护我国的标准时间,所得到的北京时间正是由这里产生的。国家授时中心是国家的关键技术基础设施、重要战略资源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科研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