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匡衡凿壁偷光探寻匡衡生前传奇探究其死因和评价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匡衡的故事,那个古代的励志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不屈不挠的精神。正因为匡衡凿壁偷光这种勤奋读书的精神,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丰功伟业让人敬仰。那么他真正取得的成就是什么呢?人们如何评价他呢?

匡衡,字稚圭,是一位有名的经学大师。自幼好学的他,勤奋刻苦,曾因凿壁偷光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他家很贫穷,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根本买不起蜡烛。于是匡衡就想了一个办法,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了一个孔洞,从邻家的灯光中“偷”到一点光线,在光芒中阅读家中所有的书籍。正是他的这种勤奋读书的精神,塑造了他成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荣耀。

即使面对艰难险阻,匡衡也不屈不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定毅力,最终傲视全场,成为一位著名文学家。

成年后的匡衡才智横溢,但在科考之路上,他并没有经历一帆风顺的时光。在汉朝时代,博士必须掌握六经中至少一经,才有资格参加考试,并成功获得官职。成绩排名在甲科者,可做郎中,乙科可做太子舍人,只得到丙科的,则只能选补文学掌故。匡衡一共参加了九次的科考,最后才获得丙科及格,成为太原郡文学卒史。也许金子到哪都可以闪闪发光,正是因为精通《诗经》,匡衡被汉元帝刘奭的咀嚼发现。随着刘奭的即位,匡衡受到高度重视,很快地晋升为郎中和给事中。不久之后,京城就发生了日蚀和地震,此时,匡衡引用《诗经》中的格言,劝谏元帝减少奢靡之风,多作善行,这在元帝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匡衡进一步被提拔为光禄大夫和太子少傅。

汉代尊重儒教,皇帝也十分推崇儒术和文学,而匡衡在《诗经》方面尤其精通,这也成为他处理朝政和提升官职的优势。他逐渐升官晋爵,最终成为光禄大夫,更往后,还因深得皇帝的信任,而被擢升为宰相和安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