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中国古历史中少数民族王朝的世婚制度列表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揭示历代中国王朝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式婚姻集团陈寅恪在《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中提到,李唐皇室在婚姻上一开始更倾向于选择关陇集团,但武则天入宫后,山东集团成为了联姻对象,从而形成了李武韦杨婚姻集团。这个婚姻集团在唐代文治武功极盛的时期处于统治核心,但安史之乱后,集团势力衰竭,李唐中央政权丧失了统治全国的实际能力。事实上,类似于李武韦杨的婚姻集团几乎蕴藏于每个历代王朝。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探究世婚制在中原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王朝间的差异历史上,任何一姓的皇室集团在君主制下都试图通过婚姻纽带笼络或倚重可靠有力的势力集团来构成更广泛坚实的联盟基础。而中原王朝往往以李武韦杨式的婚姻集团缔结联盟。与此不同,少数民族王朝往往通过世婚制构成一个持续稳定的婚姻集团。在世婚形式下,后册妃不必外求,只在后族中遴选。世婚制在族外婚制进化的角度中显然有着遗蜕,即该族男子配偶应从对方一个族女子中产生。这种世婚制与这些少数民族王朝往往是不久前从野蛮时代跨入文明门槛密切相关。进入中原的少数族皇室迫切需要加强与自己利益相关并且同呼吸共命运的部族的联盟,来扩大并巩固其王朝的统治基础。此外,为了维护皇室血缘上的纯粹性,少数民族王朝在世婚制度中给予了更多重视。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揭开辽朝世婚制的背后原因在封建王朝中,王室集团常常通过婚姻纽带来笼络势力集团以扩大联盟基础。世婚制是一种通过婚姻缔结持续稳定的婚姻集团的交换婚姻方式,西周时期的姬、姜两姓即已选择世婚制。但从秦汉开始,汉族王朝、少数族王朝严格实行世婚制并不多见,仅辽、金、元、清四代保留世婚制的记载较为丰富,其中以辽代最为典型。

 

契丹族建国的辽朝在其创建过程中,妻淳钦皇后述律平是一个既能帷幄运筹,又能鞍马征战的重要人物,她的族大后族地位及功绩得到了耶律阿保机的重视。为了稳固王室的统治基础,阿保机规定:王族只与后族通婚,其他诸部不获特许,不得与二族联姻。这种规定对辽朝世婚制的确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辽代,皇后被称为“可敦”,契丹语是“忒里蹇”,尊称作“耨斡麽”。世婚制也得以实行,但是在其它少数族王朝中,世婚制并未得到严格实行。

 

综上所述,封建王朝中,通过婚姻纽带构成联盟基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手段,但不同王朝的世婚制却有其背后的不同原因。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辽朝皇后与后妃的世婚制度耶律阿保机在创建辽朝时,为了稳固王室统治基础及借鉴汉族的文明,决定为皇后称号采用“可敦”。阿保机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以刘姓推尊耶律氏,再以汉相国萧何比拟为萧姓。于是,萧氏成为辽朝世婚制下皇后及妃嫔的选举对象。世婚制对萧姓后族的权益的确立,也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婚姻集团。但辽朝中涉及皇后以外的妃嫔,异族异姓者也存在。例如,辽世宗的甄妃就是五代后唐的宫人。甄氏册立为后,她的肖像画作亦见于辽俘获后唐四宗画像之一。

 

尽管萧氏是辽朝世婚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有皇后必须册选萧姓,其他妃嫔中异姓者也不乏其人。辽朝时,萧姓后族世代任宰相之选,而契丹公主也多嫁与萧姓。然而,在辽朝的后妃制度中,有些名字虽然入选史载,但生平确切细节已无从考证。例如,《辽史》与《契丹国志》均有记载的甄妃,但关于她的生平资料已无从考证。萧氏与甄氏相继离世,另立后妃存在于史书记载之中,其中是否还有异族异姓者进入世婚制体系,尚难得知。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金朝皇室的世婚制度与后妃金朝的皇室婚姻制度也采用了世婚制。相比辽朝,金朝的世婚制姓氏范围更广,但仍有具体的部族限制。金朝仅规定完颜皇室不得与庶族通婚。而后妃必须出自以下这些女真部族:徒单、唐括、蒲察、拏懒、仆散、纥石烈、乌林答、乌古论。这些部族的姓氏,都是金代皇室世婚制中的深厚基础,天子娶后或公主下嫁均需出自这些姓氏。与萧氏为唯一选举对象的辽朝不同,金代世婚制姓氏其实更多,如完颜、裴满等。此外,金代册立名列在世妃之列的名单,也不乏汉人或他姓。

 

在金朝后妃的选举过程中,有些特例也依照传统规矩进行了处理。例如,金章宗有宠妃李师儿,出身于监户。李师儿原本是宫监中的婢女,地位极低,但她聪慧伶俐,识字擅书,能诗善文,最受金章宗的宠爱。除此之外,对于战争中掳获或有罪籍没的妇女,金代规定她们必须经过挑选送入宫监,罚作奴婢。这些女子在被挑选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符合金代皇室姓氏的限制和其他传统规矩。总之,金朝的后妃制度在世婚制基础上,着重保持了女真传统的婚姻制度与价值观念。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元朝后妃世婚制度元朝的后妃制度相比辽金时期,更多地采用了多后制。但弘吉剌部族崛起后,成吉思汗便立其女孛儿台旭真。据说当时他与这一族的盟誓中,规定了弘吉剌氏生女世为后,生男世为公主的规定。因此,弘吉剌氏成为了元朝皇后的主要来源。尽管后妃姓氏更多,但元朝正式册后,仍需按照世婚制原则选择夫人,只能在指定的族群中由皇帝选妃或妻,而后妃的名号和地位也应依照皇室的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元朝后妃中也有汉人或其他族群的,成吉思汗的皇后即乃马真氏。在元英宗时期,其皇后则是亦启烈氏。同时,元朝在蒙古政治文化和汉化进程之间的调和下,也出现了一些例外。例如,元宣宗纳汉族王氏姊妹为妃,即位后,将妹妹立为皇后,并赐予温敦氏之姓。这或许算是一种例外或变通,也可能是因为当时汉化的加速。总之,元代的后妃世婚制度和实际执行情况比较宽松,但弘吉剌氏作为皇后姓氏仍居于统治地位。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清朝满蒙联姻满清入关前,爱新觉罗皇室的婚姻多以满蒙联姻为主,特别是与蒙古部族的联姻关系更为密切。这是因为满、蒙两族地理位置相邻,民族习俗相似,目标基本接近。但由于蒙古部族的众多性,部分部族和爱新觉罗氏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甚至导致干戈相向。因此,在满蒙联姻中,部分蒙古部族如科尔沁部的博尔济吉特氏,是其较稳定的通婚对象。清太祖、清太宗和清世祖等皇帝娶的妃嫔,亦多来自博尔济吉特氏。根据《清史稿·后妃传》的记录,清朝入关前的六十一位公主中,有三十一位嫁给了博尔济吉特氏。可以看出,在满清入关前以及清初,满清爱新觉罗皇室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之间结成了相当稳固的婚姻集团。这种满蒙联姻尚不足以称为严格的世婚制,但仍有着类似的趋势。然而,清朝入关后,这种联姻逐渐淡化,清圣祖及后继君主的后妃群中,博尔济吉特氏逐渐不占优势。这可能与满、蒙、汉八旗女子成为后选妃的对象有关。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君主国家的联姻与后妃命运无论是李武韦杨婚姻集团,还是辽金元清的世婚方式,本质上都是一种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联姻。对于君主国家来说,这种联姻或可巩固政权,但也可能带来消极因素,是利害兼有、祸福相生的。而对于卷入这种联姻的后妃来说,则只是一根加强联盟的棋子,其遭遇大不相同。不人道与非人性的后妃制所固有的,对所有后妃来说都无可逃避。

 

在这种君主政体中,后妃的地位显然比不上皇储或大臣,她们常因权力争夺、宫斗等问题而面临潜在的危险。她们的遭遇无论是走自愿联姻,还是强制加入,都是与被卷入其他联姻方式的后妃命运相似。在一些历史事件中,若后妃不能顺应时势,或成为反对势力的代表人物,她们甚至会被赶下崖或贬官出宫。所以,面对这样的制度,不仅需要后妃本身懂得从容处理,更需当时的统治者重视改革,赋予后妃更多的人权与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