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谈琴古琴漫谈
古琴虽然一直是一个小众群体乐器,但是它始终具有着乐器无法比拟的强大生命力。只要有琴书谱集在,只要我们有一颗研习古琴的心,那么古琴就会陪伴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直发展下去
(作者:宋大年,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琴,又称七弦琴,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因此,后人又在琴上冠一“古”字,称为古琴。古琴在我国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君子的必修课。始终占据着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最高点。汉代应劭《风俗通义》中说:“琴者,乐之统①也。”魏晋时期的名士嵇康更是给予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古时的圣贤文人,如孔子、诸葛亮、司马相如、蔡邕②、阮籍、嵇康等等,都无不以善琴著称,他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弹琴故事和创作的琴曲、琴文以及琴学理论著作。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和“君子无故不撤琴瑟”的说法。下面我们就从古琴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古琴的斫制、古琴的声音和记谱法等几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古琴。
①统者,纪也,一丝之首谓纪,众丝皆得其首谓统。
②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思》、《坐愁》、《秋思》。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
古琴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相传伏羲造琴,还有一说是神农造琴。由此可见古琴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古琴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乐器,有着沟通天地汇聚鬼神的功效,主要用于会盟、祭祀等重大活动,只有德行贞绝的人才可以弹奏它。我们来看看《韩非子·十过篇》中的一则寓言故事也就明白了:“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古人在祭祀天地时,也将古琴设为主奏乐器。“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舜在祭祀天地时创作了这首《南风歌》,歌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解愠阜财”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演化而来的。
古人造琴,将其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入到古琴之中,其间蕴含着当时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古琴每个部件的名称都有着独特的象征含义,并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使其与自然与人和谐统一。古琴最右边的部分叫做“琴额”往左边就是“琴颈”、“琴肩”、“琴腰”,这些“额”、“颈”、 “肩”、“腰”都是人身上的称谓,古人将这些称谓用在琴上,由此可见是想让琴和人合而为一。
古琴面板呈圆弧型,象征着天圆,底板平直,象征着地方。琴上有十三个徽,象征着一年有十二个月再加一个闰月。琴长(从岳山至龙龈)约三尺六寸六分,象征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再加上一个闰日。前五条弦象征着五行,后两条弦象征着文武。古人将自然界的事物映射到琴上,可见是想让琴和自然合而为一。古人是以琴为媒介和载体,由此实现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古琴能被称作一种文化绝非偶然。这是因为古琴包含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上善若水”、“五行”等众多哲学思想,并和它们紧密相连且合为一体。古人常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来形象地说明这些抽象的概念,所以我们在研究古典文化时,不要简单地把这些都看成是附会之说。我们要从古人的角度出发循着古人的思维方法,弄清它的轨迹,才能够深入进去找到其根源。
徵—火、羽—水、宫—土、商—金、角—木
古琴的斫制
正是因为古琴已经超出了单纯的乐器范畴,所以在斫制方面十分考究,从选材到制作均精益求精。
古人不仅在选材上十分重视,在制作方面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这方面前人留下了很多可供我们学习和参考的资料。如汉魏之际嵇康的《琴赋》、东晋顾恺之的斫琴图、唐代李勉的《琴记》和宋代碧落子的《斫琴法》等。嵇康在他的千古名篇《琴赋》中这样写道:我们借助离子明亮的眼睛绘出墨线,匠石用巧夺天工的神斧斫斫砍砍。夔和师襄指明做琴的方法,鲁班和倕费尽心神。挖出底、面的槽腹使之上下相合,缠绕裛衣于其间,张弛有度疏密均匀。精心的用五彩来绘制雕琢啊,还要用华丽的文辞将它赞美。镶嵌上象牙的龙龈和犀角制成的雁足。髹上八宝的灰胎。琴弦当然要用园客出产的丝啊,徽一定要用钟山之玉制成。再看这张琴,好像与人与自然和合为一一般。正是因为经过如此精心的斫制,所以古琴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古琴美听的声音
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古人形容“散音”宏大而长久,如“地”;“按音”沉着坚实,且变化无穷,如“人”;“泛音”清亮发越,如闻金石之响,如“天”。这三种音象征着“三才”,象征着“天”、“地”、“人”之合和。古琴的声音十分美妙,而且具有很丰富的表现力。
韩愈在他的《听颖师弹琴》中,这样描写道: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古琴的记谱法
下面要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古琴的记谱法。古琴有着一套自成体系的记谱方式,它完全不同于近现代的简朴或五线谱,可以说古琴的记谱法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在最初的时候,古琴使用“文字记谱法”来记录琴曲,现存最早的琴谱,六朝时期的《碣石调幽兰》就是使用此种记谱法来记谱的。但是这种记谱方式较为繁琐,古人讲“阅十行未成一句”。到了唐代时,大琴家曹柔发明了“减字记谱法”,它是由繁体汉字的减笔组成,其直接记录出左、右手的指法,间接记录出弦音,这种记谱法使阅读变的十分方便,所以“减字记谱法”出现后阅读琴谱就“尤为易晓也”。“减字谱记谱法”顺应了自然规律,有其内在的科学性,现代的简谱和五线谱等记谱法至今仍然不能取代它。“减字记谱法”为古琴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历朝历代的文人和琴家用这种“减字记谱法”记载下了自六朝以来的三千三百六十余首不同派别的传谱。保存下了一百四十余部琴书谱集。这无疑是给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文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在这些琴书谱集中,较重要的有:宋田紫芝的《太古遗音》、明朱权的《神奇秘谱》(洪熙元年1425)、明汪芝的《西麓堂琴统》(嘉靖二十八年1549)、明蒋克谦的《琴书大全》(万历十八年1590)、清周鲁封的《五知斋琴谱》(康熙六十一年1722)、以及清王善的《治心斋琴学练要》(乾隆四年1739)。
为什么古琴可以留下这么多的琴书谱集而其他乐器却没有?之所以会如此,这是和古琴的受众群体分不开的。每种乐器的受众群体均有所不同。比如提到二胡,我们就会想到阿炳,阿炳的二胡是那么的如泣如诉,那么的沉静飘逸。当我们谈道琵琶时,我们想到的首先是歌女,正像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的一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当我们谈到古琴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孔子诗经三百零五篇,篇篇皆可弦歌之;想到的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是嵇康在临刑前生命的绝唱《广陵散》;是诸葛亮在西城城楼上的弹奏;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那千古的爱情佳话;是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因为在古时,古琴的受众群体多是以文人士大夫阶层为主,而文人主张“三立”,其中“立言”是很重要的一项,故此文人著书立说流传下来很多琴书谱集。而其他乐器受众群体多为民间艺人,因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所以艺人传承多为口口相授。即使艺人有将曲谱总结成书的愿望,经济实力上往往也无法达到。故此不仅留下曲谱甚少,也无太多著作传世。正是因为古琴的受众群体是文人士大夫,所以古琴才有如此丰富的琴书谱集和史料传世,这也保证了古琴在传承上的系统性和纯正性。正像清人李渔(1611—1680)在他的《闲情偶寄》中写的那样:“丝竹之音,推琴为首。古乐相传至今,其已变而未尽变者,独此一种,余皆末世之音也。”也就是这个道理了。正是因为如此,二零零三年,古琴被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全世界给与古琴的一种荣誉,是世界音乐文化对古琴的一种肯定。
综上所述,从古至今,古琴虽然一直是一个小众群体乐器,但是它始终具有着乐器无法比拟的强大生命力。只要有琴书谱集在,只要我们有一颗研习古琴的心,那么古琴就会陪伴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直发展下去,而且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宋大年二零一四年九月於郑州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责编:紫天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