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王戎-竹林七贤

王戎,字浚冲,山东省琅琊林淅人。王氏一族在林淅是有名望的大族,从他的亲族辈中,便出了王衍、王澄、王导、王敦,等人物,掌握着东西两晋政府的政坛,有“八王”之称,与同为山西名族的斐氏“八斐”并称。王室与斐氏也有亲交,王戎的女儿嫁给斐頠为妻。王戎的祖父,是魏朝的凉州刺使、贞陵亭侯,所以他自小便生活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王戎自小便聪明过人。【雅量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从此之后,王戎便被称为“神童”。在竹林七贤当中,王戎的年纪是最轻的,他比山涛小二十九岁,比阮籍小二十四岁,比稽康小十一岁。【德行篇】:“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从而可以得知,在稽康受刑而死的时候,王戎二十九岁,则王戎九岁的时候便认识稽康,同时还交往甚密。 王戎之认识阮籍是在十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王浑,官任上书郎与阮籍是同事并有亲交。王戎也跟着父亲住在尚书郎的官舍中,阮籍每一次来拜访王浑,谈不到几句话,就转到王戎的房间,这对忘年之交,一谈就是大半天。阮籍这样对王浑说:“浚冲清俊绝伦,不是你比得上的。与阿戎说话,比与你说话来的有趣多了。”虽然这样,但王戎毕竟在气质上,抱负上与阮籍、稽康有很大的不同。【排调篇】:“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在这一篇文章中,可以得知,王戎比起这几位前辈中,王戎少了他们的思想家,文学家的气质风度,相反的却充满了世俗的官宦之志,所以阮籍讥讽他为俗物。 在王戎的生长背景中,他是一个富家子,有理想的抱负,他要晋升仕途,可以了解到王戎多少是受着家庭背景影响的。王戎生在门阀世家,有深厚的家庭背景,自幼又被视为神童,有官宦之志,很自然地进身官场。魏甘露二年(公元二五七年),王戎二十四岁时,被司马昭争为相国橼(宰相的属官),而推举他的,就是那位司马昭前的红人钟会,钟会是明理派清谈的代表人物,基本上是反对七贤的,也就是他把稽康走上死亡之路,而身为“七贤”之一的王戎竟然接受他的举荐而为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戎的世俗性,使他在波澜起伏的政界中,几次化险为夷,而升到司徒的贵显地位,终以老官僚结束一生。 王戎一生,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位高爵显,身当国家重任,但却对朝政一无贡献,只是一味的逃避求荣,阿谀求全。对于王戎这个人而言,可惜的是他的以前的抱负,在他掌握大权时,却因为一味的避祸,而对国家、对人民,并没有做到贡献,十分可惜;这也许也是在乱世中一种生存的方式,但我不苟同。就竹林七贤而言,王戎是有些愧于一个“贤”字的。因为王戎之于山涛皆为入仕之人,山涛虽有后人评:“贰臣”,但他为官尽责、选贤与能,此番作为是有利于老百姓的,在这样的时代里,许多人在朝为官只为享受荣华富贵,而他愿意为老百姓的福祉努力实在令人感动,至少为魏晋这个黑暗期带来一丝的光亮;所以,相较之下,我是比较欣赏且认同山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