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唐诗韵高适燕歌行赏析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作者:人学研究网·中华典艺网·诗栏目编辑部【七步】)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从序来看,这首诗是高适的一个朋友跟随张守珪出去打仗,回来后写了一首《燕歌行》,感慨边塞战争的事情,高适就和了他的这一首。

这首诗叙事清晰,结构精密,于叙事中又饱含议论抒情,可谓是技法高超。此诗一共可以分为四段,“汉家”至“狼山”八句为一段;“山川”至“解围”八句为第二段;“铁衣”至“刁斗”八句为第三段;“相看”至“李将军”四句为第四段。

第一段写的是出师。“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位于东北的家乡硝烟四起、战火纷飞,将士们应该离家前去消灭剩余的敌贼。这里用了两个“汉”字,在结构上、声调上相呼应,具有一种男子汉大丈夫为国献身的气魄,使诗歌富有“气骨”。“烟尘”指的是战争,用此二字来代表战争,很有形象感,我们可以想见那车马奔驰,尘土飞扬的景象。“汉将辞家破残贼”中的“辞家”与“破残贼”相呼应,辞家是为了破残贼,显得很有气度,语言自然,具有古朴美。并且这一句也不是客观的描述,结合之前高适的生平经历,他也曾经北游燕赵,希望有所作为,这“辞家破残贼”也是高适自己的决心与理想的一种体现。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男子汉大丈夫本来就志在四方,纵横驰骋,君主赞赏这种行为,给予极大的酬劳。《燕歌行》是乐府诗,不要求严格的对偶,但是高适的这首《燕歌行》在上下句之间始终有着一种对照,此句的“男儿”指的是出征的战士,“天子”指的是君主,两者是相互对应的,这样就使诗歌于疏散之中又有严整,结构精巧、紧密。虽然这两句看起来是赞美之词,赞赏战士们无所畏惧的报国气概,但其实却语含讥讽。首先看“横行”,有个成语叫“横行霸道”,这个词本来就含有蛮不讲理、欺压弱小的意思,《史记·季布传》就曾记载: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所以“横行”在这里也有恃勇轻敌的意思,为下文战败埋伏笔。而“天子非常赐颜色”,也暗示着士兵得宠而骄,为下文轻敌伏笔。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摐”与“伐”都是敲击的意思;“金”是类似于锣一样的东西,“金”和“鼓”都是军队指挥行动用的,击鼓时就前进,鸣金时就收兵;“旌旆”即旗帜,“逶迤”是形容旗帜接连不断的样子;“碣石”是地名,在河北省,也就是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步出夏门行》)的地方。这两句是描绘军队出行时的那种盛状,锣鼓熏天,彩旗遮天,声势浩荡,显示出了征人们必胜的自信,也为下文战败作反衬。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校尉”即军队部长,仅次于将军,“羽书”即插有羽毛的军用紧急文件;然后再以一“飞”字来形容“羽书”,可见军情紧急;“瀚海”形容的是沙漠,描绘出沙漠广袤无边、与天相接、黄沙滚滚之状,且“瀚”、“海”在发音上均是开口呼,给诗句增添了一股雄浑之气;“单于”是匈奴首领,在此泛指匈奴;“猎火”是夜间打猎时点燃的火把,匈奴在出兵前为了做准备,会举行一次大规模打猎,相当于军事演习,“狼山”是一地名,“猎火照狼人”可以看出“残贼”火光照天的那种气势,会后文作铺垫,并且在夜晚还点着通亮的,说明了敌阵森严。这两句写出了军情紧急,敌人气盛,使诗歌的气氛由缓入紧,第一段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接下来第二段写战争的残酷,以及最后战败。“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塞外山川无险可凭,是一片极其开阔而萧条地带,胡人就凭借着着开阔地带,放肆驰骋,欺凌征兵,“杂风雨”有可能是打仗的时候刮风下雨,也可以指胡人进攻得利的声势如同。“山川萧条极边土”既指出了战场环境,也给全诗都来一种肃杀、萧条之感,感受到战争的冷酷残忍,“胡骑凭陵杂风雨”,“陵”是指欺凌,胡人都是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汉人的骑射技术固然比不上,因此只能无力地被欺凌,写出了战士作战的艰难。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此二句是对比,第二句省略了主语将帅。战士们在战场上拼死作战,伤亡惨重,然而将军就在营帐中饮酒狂欢,欣赏着美人的歌舞。批判、讽刺之意跃然纸上,此二句有力地揭示了将帅和士兵尖锐的矛盾,将帅的骄纵、对士兵的不关心,暗示后文军队必败的原因。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腓”是病的意思,出自《诗经·四月》“秋日凄凄,百卉俱腓”。凄苦寒冷的秋天,无边大漠上的草都枯竭衰败了,萧萧落日映照着一片孤城,城关上战斗的士兵已经零星可数。这里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以萧条凄凉的晚秋景色衬托出稀少的士兵此时的心境,必定是苦闷、不平,而又无奈、落寞的。“落日”指出了战争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可见士兵奋勇作战、顽强抗敌,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将帅和士兵们从一开始就是极其自信的,又加上了天子的恩赐,更加的自负,看不起敌人,此句与上文的“天子非常赐颜色”相呼应,从正面点出了战败的原因。“力尽关山未解围”,兵士们拼尽了全力,力量用尽了,血也流尽了,可最终仍不能突破敌人重重包围,全盘覆没。第三段从战争的紧张开始写,到主帅的骄纵,再到战斗的失败,最后到士兵的阵亡,层层递进,叙事清楚而精炼。

接下来第四段写的是征人与思妇间互相的思恋。“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诗人通过对句将画面从战场拉到了征人和思妇身上,把塞外和闺中作了一个对比,一般写边塞思恋之情的诗都是诗人自比为,站在思妇一方来写,但此诗毕竟是以征人为主,所以写了征夫与思妇双方的思恋。“铁衣”指的是身穿铁衣的征夫,驻戍在遥远的塞外,辛勤由来已久了,“玉箸”是指哭泣而流的鼻涕像两根玉制的筷子一样,听起来很恶心,所以诗人用了“玉箸”来代替,这是艺术上的美化,也用来代指思妇,“玉箸应啼别离后”在与丈夫离别之后,一直伤心不已。“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住在城南的伤心欲断肠,远戍蓟北的征夫回首遥望家乡,只是一场空。此四句,“铁衣”、“”指征夫,“玉箸”、“征人”指思妇,在充满张力的对比中感动人心,这种错综相对也使离别之苦逐步加深。

为什么征人是“空回首”呢,因为“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边塞战场上充满了动荡,哪里能够回家呢,遥远的边境上苍凉广漠,更加凄苦萧条。通过环境的表现,衬托出征夫内心苦寂心境,思恋之情更上一层。“飘飖”与“苍茫”都是叠韵,更添悲怆之意。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三时”指的是早、中、晚三时,实际上就是一整天;“刁斗”是军中用一种铁容器,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敲击巡逻。这两句是说边塞战场上一整天都杀气腾腾,如烟云般阴沉,夜晚刁斗响彻,深夜凄苦寒冽。此二句运用对偶,对景物进行描写,可看出征夫的战场生活是如此的让人绝望,内心之情不言而喻。这第四段写的是征人和思妇之间互相思恋的痛苦,但本诗重点写的是征夫,因此诗人还是把较多笔墨放在征夫身上,极力以战场上的环境、征夫的生活来刻画人物内心的心境。

最后第五段,最后四句,总结全篇,写战士最后的放手一搏。“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在入绝境、重重包围的情况下,战士们奋起一搏,互相看着刀光剑影,血如雪纷纷而流,这种为国捐躯的精神哪里顾得上还要求一份功名呢。你看不见茫茫大漠的战场上作战是多么的苦,余至今仍然在想念着那既善战又爱卒的李将军。此四句,慷慨激昂,悲壮雄浑,极显气骨。最后的“李将军”指的是汉朝的李广,向来以骁勇善战、爱怜士兵著称,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他带领士兵在沙漠里行进的时候,每当找到水,士卒不尽饮,他就不近水;每当吃饭的时候,士卒不尽食,他就不尝食,因此士卒“咸乐为之死”,而现在的将帅却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形成了强烈有力的对比,千百年来将帅无数,但只出现了一个李将军。此诗以“犹忆李将军”结尾,意味雄浑而深远。

这首歌行诗在运用律句方面极为成功,“汉家”起四句,压仄声韵,展现士兵们报国气魄,并于赞美中含讽刺;“摐金”起四句,压平声韵,展现了战事危机、军队出发;“山川”起四句,压仄声韵,表现了战士苦恼、不平;“大漠”起四句,压平声韵,诗歌情感更加激愤;“铁衣”起八句,压仄声韵,表现征夫与思妇双方痛苦的心绪;“相看”起四句,压平声韵,感情悲壮愤慨。总之,全诗平仄相间,抑扬有节,与情感融合为一,更显气势。

这首诗语言精炼,技法精巧,叙事完整而清晰,感情悲壮激昂,既感慨征战之苦、守国不易,又于强烈的对比中讽刺了荒淫享乐的无能将帅。王夫之谓此诗:“词浅意深,铺排中即为讽刺。”沈德潜谓此诗:“七言古诗中时带整句,局势方不散漫。若李、杜风雨纷飞,鱼龙百变,又不可一格论。”皆道出此诗之秒,殷璠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此诗确实可以作为代表。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责编:紫天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