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三世是怎么死的
乔治三世(英语: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全名乔治·威廉·弗雷德里克(George William Frederick),英国国王兼汉诺威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前为汉诺威选帝侯)、不伦瑞克-吕讷堡公爵。
其漫长的统治见证了其王国与欧洲进行的一连串军事冲突。在他的统治初期,英国在七年战争中击败法国,并使英国压倒欧洲各国,成功支配着北美洲及印度地区。然而,随着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战败,乔治三世在美洲失去了大量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独立最终促成美国立国。此后,乔治三世参与了一连串的反法战争,反抗拿破仑及后的法国,这些战争最后以拿破仑在1815年被击败而结束。
乔治三世晚年倍受精神问题困扰,其症状最初仅反复出现,但后来却演变成永久性的精神失常。威尔士亲王乔治以摄政王身份代为统治。1820年乔治三世驾崩。威尔士亲王乔治继承其王位,称乔治四世。
个人影响
乔治三世享年81岁又239天,在位59年又96天,这两个纪录超越了在他以前的历任英格兰或不列颠君主。这个纪录却已经被他的孙女维多利亚女王和如今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超越。而比较乔治三世之前三任君主,即安妮女王、乔治一世及乔治二世而言,他们三人加起来的在位时间也要比乔治三世一人短。
尽管在统治初年的声望很高,但踏入1770年代中期以后,乔治却因浪潮而失去美洲十三个殖民地民众的支[6]持(相当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三分一人口)。从美国独立宣言中的指控所见,乔治被指“重复地破坏和侵夺”,以及在美洲殖民地试图建立起“绝对”,这使得美国大众一般留下乔治三世是暴君的印象。至于在爱尔兰,乔治也因为爱尔兰人联合会起义等原因而名声不佳。
当代的学者一般对乔治三世的生平评价分成了两大阵营,一方将“意见集中于其统治后期,即是他成为全国抵抗法国计划及力量的崇敬象征”的那段时期;而另一方则从他们“在乔治在位头20年所经历的痛苦党派斗争中,建立起他们对乔治三世的看法,因此他们在作品中反映的,往往就是反对派的意见”。从上述后者的观点发展,使得一些19及20世纪初的英国历史学家如脱利卫连爵士及厄尔斯金·梅等等,都对乔治三世的生平加诸以怀有敌意的评价。
但到了20世纪中期,另一些历史学家如刘易斯·伯恩斯坦·纳米尔爵士却认为过往对乔治的评论“过于中伤”,并专注重新对乔治与其统治作出评估。踏入20世纪后期,学者诸如巴特菲尔德、裴瑞斯、麦考潘及亨特等,都倾向以同情的角度看待乔治,并把他视作命运与疾病的受害者。而时至今日,乔治三世漫长的统治,一般被视为君主权力萎缩的一个延续,以及君主慢慢转型化身为国家道德形象的时代。
为纪念乔治三世及其子乔治四世,不少前英国殖民地的城镇都被命名为乔治镇。在英国不少地方也竖立了乔治三世的雕像,当中以伦敦森麻实府外庭院,以及位于多塞特韦茅斯的雕像最有名。此外,纽约市亦曾竖立过一个乔治三世的镀金骑马雕像,但雕像后于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期间被倒毁。
乔治三世曾被讽刺作家戏称为“农夫乔治”,以嘲笑他喜爱处理单调平凡的琐事多于。但久而久之,这个称号渐被用来形容他朴实无华与节俭的性格,融为了大众的一分子,使他与其浮夸的长子构成明显对比。乔治三世本人十分喜爱农业,在他的鼓励下,使英国农业在其治下步入,也令乡间人口史无前例地上升,为日后紧接着的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乔治三世也是首位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诺威王朝君主,而事实上,乔治三世从未到访过德意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