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阉党魏忠贤魏阉

魏忠贤(1568年2月27日-1627年12月11日),别称魏阉,原名魏四,入宫后改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后,复姓魏,改名忠贤,表字完吾。中国明朝末期宦官。直隶肃宁县(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在天启年间与东林党人爆发激烈的东林党争,拉拢齐楚浙党官吏加入自己一方,是为阉党。崇祯帝即位后遭整肃、流放,畏罪,崇祯帝依然愤怒,将其尸体凌迟。 崛起 魏忠贤出生于1568年农历正月三十日(1568年2月27日),年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精通射箭,懂得骑马,喜欢,迷恋饮酒、,好与人嬉笑。人们称他为“傻子”。他事实上有自己的决断,但是喜欢猜忌,阿谀奉承。后为赌债所逼,只好弃妻卖女,且见太监在游乐场所出手阔绰,决意入宫做宦官,相传魏忠贤是在赌场被人追债殴打时,才取刀自宫,谣传因此未净身完全,仍有一粒,因与宫中太监熟识结好,得以通融;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所助。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乳母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魏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实际工作的是王体干)。魏忠贤信奉佛教,时常礼敬高僧。 朱长祚在《玉镜新谭》中称魏忠贤“形质丰伟,言辞佞利”,擅长唱歌、奏乐、围棋、蹴球,而熹宗是个木工天才,喜欢引绳削墨,“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魏忠贤总是趁他沉浸于匠人之乐时去奏事,见此,熹宗不耐烦,总是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魏忠贤逐渐专擅朝政。 东林党争 当时东林党人士吏部尚书星,在朝廷中排斥反对派,于是非东林派愤而结交魏忠贤。1624年,魏忠贤遭到杨涟的,但逃过一劫,于是开始大规模东林党人士,并收集东林党名录,制作《点将录》《天鉴录》。天启五年(1625年),东林党的左光斗、杨涟、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等东林六君子因熊廷弼事件一案遭到,魏忠贤趁机大肆搜捕东林党人。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出于熹宗的授意,而非魏忠贤矫旨。天启六年,魏忠贤又逼死了高攀龙、杀害了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等东林七贤,东林书院被全部拆毁,讲学亦告中止。东林党在北京朝廷中显露了的势力几乎被消灭,时东林“累累相接,骈首就诛”,但东林党根基深厚,在北京未露面的势力仍然远远超过反对者的力量,并且东林党南方的力量几乎未被触动,这也是日后崇祯登基后东林党反扑的力量来源。 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结成同盟,从而极受皇帝宠信,人称“九千岁”(意谓在号称千岁的亲王之上,近于号称万岁的皇帝),有些人干脆叫他“九千九百岁”“举朝阿谀顺指者但拜为干父,行五拜三叩头礼,口呼九千九百岁爷爷。”自己也在民间养了不少义子,如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在其全盛时期,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生祠,蓟辽总督阎鸣泰建生祠于蓟州、密云、昌平、通州、涿州、河间、保定,宣大总督张朴建生祠于宣府、大同。天启五年(1625年)赐魏忠贤“顾命元臣”印。魏广微、顾秉谦、刘志选、曹钦程、王绍徽、霍维华、阎鸣泰、贾继春、田尔耕、许显纯等大臣,将政权拱手相让,甘心沦为帮凶,道德与气节沦丧,时人讥为“门生宰相”、“魏家阁老”。天启六年十月,袁崇焕疏颂魏忠贤;天启七年四月七日,袁崇焕请立生祠。魏忠贤六十大寿,“天下督抚、总镇竞投密献、异宝、谀词。廷臣自三公、九卿……称觞者,衣紫拖金,填街塞户。金卮玉斝,镌姓雕名,锦屏绣障,称功颂德”,第一位提出建生祠的是浙江巡抚潘汝祯。 身败名裂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病危,召见信王朱由检说“吾弟当为尧舜”,又说“忠贤宜委用”,并召谕廷臣说,魏忠贤等“皆恪谨忠贞、可计大事。”黄立极等对曰:“陛下任贤勿贰,诸臣敢不仰体?”信王素厌恶阉党专权,不为魏忠贤所容,常称病不朝。据说魏忠贤曾与兵部尚书崔呈秀密谋,不料呈秀胆小惊慌说:“恐外有义兵。”是年八月二十三日,熹宗驾崩,无子,遗命朱由检继位,是为明思宗,年号崇祯。不久嘉兴贡生钱嘉征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伤民财;十通关节。崇祯召魏忠贤至殿上,命宦官当众宣读钱嘉征奏疏,忠贤面如土色,以重金拜托皇帝身边的老宦官徐应元求情。徐劝他辞职,于是忠贤请辞获准。 同年十一月一日,诏忠贤至凤阳看顾皇室祖坟,魏忠贤在凤阳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崇祯闻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京师审判。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在阜城南关尤氏旅店与同伙李朝钦痛饮至四更,最后悬梁自尽。据记载,当晚有书生夜宿魏忠贤所住旅馆,作歌讥讽魏忠贤,促使魏忠贤选择。 忠贤尸体被挖出后,任人千刀万剐。思宗下令清查“阉党逆案”。一共清查出首逆同谋六人,交结近侍十九人,交结近侍次等十一人,逆孽军犯三十五人,谄附拥戴军犯十五人,交结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祠颂四十四人,共计二百五十八人,再加上漏网之鱼五十七人,共计三百一十五人。忠贤的客氏、忠贤侄魏良卿俱被杀。 轶闻 明代冯梦龙撰《燕都日记》记载,李自成攻陷北京前夕,大厦将倾之际,崇祯帝念及魏忠贤昔日的事功,在太监曹化淳建议下,收葬魏忠贤的遗骸于香山碧云寺(后于康熙四十年,即1701年被捣毁)。但《明史》、《崇祯长编》和《崇祯实录》等明朝正史均未见相关记载,此说的真实性存疑。 评价 在由中国文史学者刘继兴和刘秉光所着的《历史上那些帝王们》一书中认为:“平心而论,魏忠贤为巩固个势,未免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从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廷弼,不徇私情、果断罢免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曾抛开私怨、违心推荐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国家、讲求原则的。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这层能力、这种魄力、这份功绩,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