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电影史上的地位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年4月4日出生于俄罗斯伊万诺沃札弗洛塞镇,俄罗斯电影导演、编剧、演员,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

1961年,执导剧情片《压路机与小提琴》,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1962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伊万的童年》,该片获得第2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1966年,执导剧情片《安德烈·卢布廖夫》,该片获得第2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

1972年,执导科幻悬疑片《索拉里斯》,该片获得第2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1979年,执导悬疑剧情片《潜行者》,该片获得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1983年,执导剧情片《乡愁》获得第3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86年,执导剧情片《牺牲》,该片获得第3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1986年12月28日,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巴黎因肺癌去世,享年54岁。

1961年,执导由伊戈尔·福姆琴科、弗拉基米尔·扎曼斯基、玛丽娜·阿朱别伊合作主演的剧情片《压路机与小提琴》,讲述了一名七岁的琴童与一名压路车司机的故事,这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校的毕业作品,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1962年,执导由尼古拉·布尔雅耶夫、瓦伦丁·祖布科夫、尼古莱·格陵柯领衔主演的战争剧情片《伊万的童年》,这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执导的首部电影,该片获得第2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1966年,执导了分为两部分,八个片段的传记剧情片《安德烈·卢布廖夫》,由安纳托里·索洛尼岑、伊万·拉皮科夫、尼古拉·谢尔盖耶夫合作主演,该片获得第2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但该片因为苏联当局的阻挠而遭到禁映。

1972年,执导根据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悬疑片《索拉里斯》,由纳塔莉亚·邦达尔丘克、多纳塔斯·巴尼奥尼斯、尤里·亚尔维特合作主演,该片获得第2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之后,该片被《帝国》(英国电影杂志)评选为“影史百大非英语电影”第68名、被《艺术电影》评选为“影史百部伟大作品”之一。

1975年,执导由玛格丽特·捷列霍娃、菲利普·扬科夫斯基、伊格纳特·达尼利采夫合作主演的传记剧情片《镜子》。1979年,执导由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安纳托利·索洛尼岑合作主演的悬疑剧情片《潜行者》,该片获得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1983年,执导由奥列格·扬科夫斯基、劳拉·德·马奇、多美兹亚娜·佐丹奴联袂主演的剧情片《乡愁》,他凭借该片获得第3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同年,与托尼诺·格拉联合执导纪录片《雕刻时光》。

1986年,执导由厄兰·约瑟夫森、苏珊·弗利特伍德、古德·吉斯拉德提尔联袂主演的剧情片《牺牲》,该片获得第3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4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

1987年,第15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举办了纪念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作品回顾展。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第一部长片获金狮奖(世界三大电影节奖项之一)。他的作品在戛纳电影节,获四次国际影评奖,三次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两次评委会特别奖。五十四载的生命,一半献给了电影。电影之于他,是苦难之中盛的花。

塔式电影的质感是最接近诗歌的,而诗歌是最适合表达情感而非叙事的。只有诗歌可以通过三言两语,几个意像直接唤起你的情感。所以,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非常重视场面调度,他电影里的真实不是复刻现实的真实,是可以引发特定回忆和诗意联想的真实。在他营造出的那个形式主义的世界里,自然总是美的,纯粹的,远离现代文明的,他试图用这片带有回忆特质的伊甸园吸引迷途的羔羊。

郑实评价说:塔尔科夫斯基对于信仰的执着在欧洲电影界是最纯粹的。他的作品甚至没有伯格曼描述的和费里尼的反讽。塔尔科夫斯基的世界单一、纯洁,也非常严肃、沉重。就像一位使徒,我们自知配不上他的怜悯,因而对他更为敬重、爱戴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