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珠收藏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研究上海老城历史街区
▲清代老城呈现江南水乡风情
概述
老城厢是上海的发祥地,宋末建镇,元初设县。 城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它记载了7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 因其独特的现代发展历程,在当今的上海城市空间中仍独树一帜。
清末上海开埠前,老城厢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租界新城相区别,人们开始用“老城厢”来指代这个华人社区的中心。 这里有官衙、军营、学校、书院、寺庙、庵堂,还有人口密集的街巷,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县城的建筑格局和江南水乡的风貌。 在近代向西向东传播的过程中,老城不断吸收、演化和适应,其传统的城市形态和肌理变得更加多样化。
▲多样的城市形态和肌理
2003年,老城厢因其“集中了清末民初以来上海传统的都市生活”以及遍布各处的各种街景,被认定为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方向。 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历史文化区。 “本土文化”和最古老的风情区。 然而,这个历史最悠久、最具地方特色的保护区,至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
历史格局的形成
上海老城起源于宋代的莆潭湿地。 那时,外面都是湿地和潮汐。 境内河流纵横,水陆交错。 居民乘船出行,临河而居,颇具江南水乡风情。
元明时期,这里毗邻江海,背靠江南,航运便利。 数百年来,逐渐成为商业繁荣、人口稠密的江南重镇。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频频袭扰上海。 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建设这座城市。 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建造了一座半径一里多,周长十里的不规则圆形要塞。 从此,它成为上海县城平面轮廓的一个显着特征。
明清时期,旧城呈现出典型的水陆并行的江南水城格局。 城市大部分路网仍沿袭原有的滨江形态,主要作为水路交通的辅助和补充。 因此,它总是蜿蜒交叉; 许多小街道。 街道和小巷是由原来的河沟支流填平的,因此常常有弯道和尽头。 宽度仅约2米,是古代船只的最小尺寸。 居民们在被水道隔开的小片土地上建造了自己的房屋。 富裕的家庭是二至三间的房子,富绅有私家花园,普通的家庭是紧凑的三合院。 这种适应自然环境和传统商业模式的渐进式增长的城市肌理,呈现出小规模、高密度和多样性的特征,这与那些因政治或军事因素而建立的方形城市和规整的城市格局有很大不同。
▲沿着乔家浜的乔家浜路走
到了清朝中叶,随着江南地区的繁荣,上海城内外商船终日忙碌。 城内有精业书院等书院十多所,豫园等私家园林众多,城隍庙、书隐楼等寺庙、尼姑庵80多座,名人住宅众多,三山会馆、思明会馆等数百个会馆、办事处。 是上海人口最密集、最繁华的地区。
▲从下到上分别是文庙、蒙华街、金家坊、鹿香园
近代百年变迁
东风西风学习发展
上海开埠后,经济重心转移到租界。 1914年,城墙、城楼被彻底拆除,护城河被填平,并在城周围修建了宽阔的环路。 从此,老城厢这个传统的江南沿海县城首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逐渐开始向现代化城市发展。 文明冲击下的适应与重建。
汽车、有轨电车在宽阔的环路上奔跑,促进了环路两旁商业发展和娱乐业的兴起; 华商开始模仿租界的房地产模式,在空地上修建旧式弄堂、新式弄堂、公寓、公房等; 老城区还出现了一些现代工商业办公楼和各类教堂建筑,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城市肌理。 花街政府参考租界城市管理体系和配套财政政策,进一步填埋道路、重塑街道轮廓。 市内三大主要河流(方浜、肇家浜、乔家浜)历时五年才被陆续填平。 掩埋后,新建了3条贯穿城市的东西向道路(现为方浜中路、复兴东路和乔家路),“宽达30英尺,可通行车辆”,以连接原来的南北街道。 与环城路一起构成了老城区的现代路网骨架。 到了1920年代末,城内的河边全部被填平,变成了道路,延续了数百年的“水城”风貌消失殆尽。
▲上海市中心最古老的风景区
▲上海最早的火灾警钟楼
然而,同一时期,法租界大规模西扩,吸引了富人置业。 当时的民国政府将发展重点转向江湾地区,导致失去政治支持和资本青睐的新兴老城厢陷入停滞。 到了1947年,老城厢的城市空间仍呈现出宽窄不一的特征。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建筑物在原有的地籍范围内不断进行整修。
▲考生们憧憬的“梦笔生花”的梦华街
▲装饰艺术与传统吉祥图案在民居中融为一体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老城厢地区首次开辟了东西走向的复兴东路和南北走向的河南南路,建设了横纵高速公路。 同期,随着零散空置地块上新建设项目的涌现和特劣地块的拆除重建,该地区涌现出一批以薄梁为代表的低标准集体住房。 这些分散的小房子的大规模建设基本上都发生在原有的地籍范围内,空间肌理的变化并不明显。
▲20世纪初在空地上建造的住宅
对破旧不堪、等待新建的旧建筑进行大规模改造。
20世纪90年代,复兴东路、河南南路拓宽工程进行。 巨大的“十字”路口将老城分为四个象限。 沿线大规模、高强度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随之而来,与土地内的土地一脉相承。 传统街区之间的空间尺度反差巨大。 随后以“旧区改造”为名推行的更新活动,采用“整个场地拆除,租赁土地后建设商业、办公或住宅”的模式,对城市肌理进行空间重构。老城内面积较大。 这导致了过去二十年中经历了重大地籍变化的地块的大幅扩张。
2018年后,黄浦区全面加快“旧改造”行动,启动“最快、最大、最强”的搬迁工作。 已出让、待落实的地块和正在征用的储备地块,加速覆盖老城厢剩余的传统肌理区域。 大批被拆迁的老城厢居民终于离开了原来的家园。
▲2018年后黄浦区将全面加快旧建筑改造
保护价值及现状
老城厢是一座边界清晰、形态独特的历史城区。 培育了开放包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态。 是传统江南水乡文化与现代海派都市文化融合积淀的杰出代表。
上海以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为目标,瞄准了许多世界顶级城市,这些城市都拥有充满活力的当地历史街区和活跃的中心城区文化。 在东西方交汇的上海,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不能只保存在郊区或文字中。 当老城里再也听不到熟悉的乡音,当游客出发归来却找不到家时,这座城市还有什么值得传播、吟诵和铭记?
▲不知道文庙盛世的书香氛围能否延续
过去的老城并不是落后、混乱的代名词,它的吸收和完善的过程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旧城的更新发展、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并不矛盾。 探索具有中国风格、传承价值、文化自信的空间体系刻不容缓!
主持人:阮仪三
图片及文字:
袁飞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葛亮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