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

王安石进京赶考招亲的故事

摘要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期间著名的思想家、家、文学家和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期间著名的思想家、家、文学家和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鄱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宫。

今天我们说说1042年,王安石进京赶考的事。王安石的运气真是太好了,没想到面试中,考官出的题,竟然是头天晚上在一户人家看到的对联,结果,他不仅中举了,还“白捡”了个媳妇。事情是这样的。

王安石当时途经一个叫马家镇的地方,天黑人困马乏,于是停下找了个好点的客栈吃饭住宿。

吃过晚饭,王安石出门溜达,来到一户人家门前,看到乌漆漆的大门上高悬一盏走马灯,通明透亮,煞是好看。

仔细一瞧,灯上还有一行字,“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

王安石摇头晃脑地吟诵出声:“好对,好对!”

这声称赞,被守门的大叔听见了,他心想:我滴乖乖,不得了,这可是他家小姐的招亲对呀,小姐说了,倘若找不到能对出此对的人,她宁可不嫁。

可是,这灯笼已经挂了一个多月,都没一个人能对出来,急得老爷的头发都白了大半,今天站在门口的这个人,看上去有点文化,没准有戏。

想到这儿,守门的大叔赶紧屁颠屁颠跑去禀报:“老爷,老爷,您快出来呀,大喜事儿呀!”

但是,等到老爷出来时,门口哪还有人,他们只好回去了。

第二天,考场上数千学子齐聚一堂,其场面堪比高考,王安石可一点不紧张,挥毫泼墨,沉着应对,第一个就交了考卷。

主考官见这年轻人气度不凡,有意栽培,主动招来面试。

恰好看见门口旗帜翻飞,灵机一动说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身藏。”请王安石对出下联。

不知是这王安石运气好,还是脑袋瓜灵光,他想起了马家镇的走马灯,脱口而出:“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

“妙啊,妙啊!”主考官一拍大腿,这年青人聪慧机敏,甚合吾心!看样子可以奏请皇上,为我大宋所用,嗯,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考完试,学子们都彻底放松了。王安石也不着急,到处溜达闲逛,自信满满地等待发皇榜公布成绩。

结果又逛到马家镇那个大户人家门口,走马灯还在,于是兴之所致对出下联:“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身藏。”

守门大叔一看又是上次那个年轻人,赶紧一把抓住,带去见老爷。小姐听说有人对出了对子,就悄悄躲在屏风后偷乐。老爷可高兴了,立即宣布:择日完婚。

在婚礼上觥筹交错之际,突然有官差和下人来报:“新姑爷高中啦!新姑爷高中啦! ”

这下可不得了,真真是喜上加喜,双喜临门,阖府上下更是喜气洋洋,重开宴席,大宴宾朋。

醉眼朦胧之际,王安石命人笔墨伺候,挥毫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囍”字,并张贴大大门上,并即兴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囍”字,后来成为结婚庆典之用,表达双方欢喜之意。王安石,后来官至宰相,政绩卓著,文采斐然,也被世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可能有人会说,王安石运气真好,我怎么就没摊上过这样的好事呀?

真的只是王安石运气好吗?其实,人家本身就有才华,没有真才华,笔试都过不了。

虽然贵为官二代,却并非纨绔子弟,反而是越有钱人家的孩子越努力,因为人家见识不凡呐。

即便在今日,也是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的!王安石进京赶考招亲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老是埋怨老板不给你机会,机会无处不在,多留个心眼,终归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