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唐诗人温庭筠系古代最牛帮八人替考

备受瞩目的2014年高考刚刚落幕,寒窗苦读的学子们迎来快乐假期。轻松之余,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古人的高考趣事……

最“干净”的反作弊手段

历史上洗澡还曾是反考试作弊的重要方式。《金史》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之前,考生们都要由不识字的士兵搜身以防作弊。后来有人指出,“搜检之际虽当严切,然至于解发袒衣,索及耳鼻,则过甚矣,岂待士之礼哉!”遂向皇帝建议“使就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既可防滥,且不亏礼”,并得到许可。通过考前洗澡并提供制式服装,既防作弊又不“亏礼”,真可谓有理有节。

古代最牛的“” 从唐代就有,历朝历代,愈演愈烈。古代最牛的“”当属与李商隐齐名的唐朝诗人温庭筠。温庭筠多次为他人做代拟策赋,据《唐书》记载,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那场科考,考官安排他坐在帘试,由考官直接监视。考试中,只见温庭筠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交卷出场了。考官事后才知道,“私占授者已八人”,温庭筠在他的眼皮底下已经顺利帮八个人完成了试卷。“”技艺可谓出神入化,但他也因为替考再次名落孙山。

为了防止,需要考生提供详细的体貌特征的履历,进场官会根据履历验明考生的身份。但是作弊似乎亦没有被完全杜绝。例如,初年的重要人物胡汉民,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曾在清末两次代人参加乡试,皆获得中举。

作弊专用配件

夹带因为简单易操作,成为最古老、生命力最强的作弊手段,至今仍长盛不衰。早在唐朝,夹带这一作弊方法已经司空见惯。在唐代科场中有专门的称呼“书策”:“挟藏入试,谓之书策”。

西安半坡博物馆和上海嘉定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科举文化展”上,展出过几件作弊用的写本夹带、麻布坎肩夹带。其中一件麻布坎肩(类似如今的小马甲)有50厘米宽、55厘米长,上面共有62篇八股文,总计4万多字。1997年5月5日,微型《五经全注》在开封被发现,这套只有火柴盒大小但印有30万字的《五经全注》,问世于清朝光绪年间,是当时科举考场作弊的专用书,其内容包括了《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五种儒家经书的全部内容及宋代儒学大师的详尽注释。

唐代的科举考试已设有兵卫,以阻止夹带作弊。宋朝起,考试在贡院内进行,贡院内考生之间是以墙壁隔开的,称为号舍。考生不可以喧哗、离场,以防止传话。但是夹带这一作弊方法始终是屡禁不止,常见的方法有将藏在衣服鞋袜里,或索性密写在衣物、身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