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百度云王铎书法与人生探秘自化五十岁后如灯取影(图)
在孟津县的王铎书法馆内,复制着他所有的书法石刻。这个地方曾经流传着一句口头语:“这又不是吃王铎家舍饭,何必用大碗!”据当地文史研究者韩仲民先生介绍,这个“典故”源于明末王铎在家乡赈灾的故事。
明朝末年,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天灾人祸频繁,孟津一带也遭受了各种自然灾害,如黄河决口、冰雪成灾和旱涝交加。几次大的饥荒爆发时,死亡人数众多,有些甚至发生了易子而食的悲剧。王铎或是因家事,或是因失意,不断回家的他,在一次大灾荒中说服官府开仓放粮,并动用自己的人脉在陕甘等地劝募粮食,然后运到孟津,在自家门前设立粥场,为饥民提供每天一顿粥。在那段时间里,他规定只准用碗盛,不许用盆端,这样就有了土窑烧制的大瓦碗,可以盛更多粥,因此产生了“不用大碗”的俗语。
王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社会有强烈责任感。他虽身居高位,却来自下层人民,所以深知民众疾苦,对明末重税之举感到痛心。此外,他师友如乔允升、吕维祺、孙承宗等都是东林名士,他们对他的影响显著,使得他在朝堂上表现出鲜明东林风范,即便面临险境,也敢于耿介言论,因此常常政坛失意。
随着年龄增长,王铎的人生遭遇了一系列变故:两个女儿同年夭折,父母相继去世。这一切都让他感受到深重的家国之痛。而这些强烈的人生体验,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必要经历。一位书法家的技巧仅仅是不够,还需要长时间将这些技巧融合,让它们与书家的精神世界充分融合。
宦海沉浮中人的心灵也逐渐老化。在20年的仕途中,他权贵直言,与廷杖大祸坦然相处,一直保持忠诚耿介,为此付出了政治上的代价。在这一切过程中,与东林党有密切关联的是他的生活轨迹。“风声雨声读书声”,顾宪成所撰的一副对联,是东林党创始者的代表作。作为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员,他们议论朝政褒贬大臣,与京城官员互通声气形成重要势力,被称为“阉党”。
李自成起义后,大清入侵,使得整个明朝风雨飘摇。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要经历忧患与磨难。他被提拔后,因与首辅温体仁意见不合,被调离南京翰林院,再度回到北京担任少詹事、詹事、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时满洲皇太极再次发动进攻,而李自成军队也威胁边疆。此时兵部尚书杨嗣昌主张和谈,但遭到了反对派攻击;好友黄道周上疏论辩,最终引致廷杖八十,被贬六秩。但19天后,上疏批驳主和派,又被要求同样接受廷杖处罚。当消息传出,全家都为他的安危担忧,而他却神态自若,没有畏惧,只是在给崇祯上课时,将真实情况坦白讲述,最终不了了之。
之后几日,他给崇祯上了课,就《中庸》讨论时事,但直接指出国家现状及问题,更被崇祯斥责跑题,“俯伏案前待罪”。虽然没有降职,却冷落了他。他两度请求归省亲返回孟津故里,如果说仕途上的刚正公正还能选择,那么生活却给予了太多无奈。那样的时代战乱迅速蔓延,他不得不四处避难长达六年,其间丢失亲人,一步步忍受丧亲之痛。
最终,在怀州(今焦作)期间,由于受到地方官张抱一照顾而创作出两件杰作——《赠张抱一行书卷》、《赠张抱一草書卷》,骨格刚健奇伟,有点画布局已入自由自在境界。在失意战乱困顿异乡中的蜕变,被誉为“五十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