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的简介400字沧海遗珠的典故是何解
沧海遗珠:探寻历代英才的故事
在古代中国,人们常用“沧海遗珠”来比喻那些被埋没或未被发掘的人才。这个成语源自《新唐书·狄仁杰传》,描述了一个名叫狄仁杰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贡献,而且性格高洁、为国尽力。
狄仁杰生于唐朝,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在明经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但却遭到了嫉妒者的陷害,被迫离开京城。这段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世态炎凉和人心难测。
后来,狄仁杰又一次回到政治舞台,并以其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帮助女皇处理国家大事。在阎立本的大臣面前,他表现出超凡脱俗的品格和深厚的学问,使得阎立本惊叹:“你是一颗大海里的珍珠,只是没有被发现。”
从此以后,“沧海遗珠”成了对那些潜力巨大的人才的一个赞美词汇。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去寻找并发掘这些宝贵的人才资源,不要让他们像珍珠一样沉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
历史上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曾用“沧海遗珠”这个成语来表达对人才的一种敬仰之情。例如,金元时期诗人金好问在他的诗中写道:“一首新诗一线书,喜于沧海得遗珠。”明代郎瑛则在他的文集中提到:“偶尔检阅,不无沧海遗珠之叹。”
至今,这个成语仍然激励着人们去发现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上发光发热,就像那璀璨如星辰一般不可磨灭。
用典示例:
金·元好问《寄答飞卿》:“一首新诗一线书,喜于沧海得遗珠。”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五·格古要论当再增考》:“﹝《枯古要论》﹞考收似亦博矣,偶尔检阅,不无沧海遺眸之嘆。”
冯自由《兴中会时期之同志》:“右述兴中会时期中前半期之同志,系数自甲午冬至庚子秋止……虽其间不免有沦失绝望之诮……”
艾芜《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向郑振铎编的《小说月报》送去一篇小说……可是《小说月报》没有用,只用印好的退稿信和稿子一道寄回。”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代,都有一群群默默耕耘、但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的人才,他们正如那散落大漠中的珍稀花朵,或许某日将会因缘际遇而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