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舌战群儒的经典对决
2021年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舌战群儒的智慧对决
曹操以百万大军南下,意在一举消灭刘表、刘备、孙权等割据势力,统一天下。荆州刘表新亡,其继承人幼子刘琮望风而降,暂依刘表的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虽然用计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小胜了两阵,但最终还是因兵微将寡难以抵敌,不得已弃新野,走樊城,后来到江夏与刘琦( 刘表长子)会合。
曹操大兵压境、虎视眈眈,在这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一同抗击曹操。这样,就发生了《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外交场面。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使联吴抗曹的统一战线得以形成。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口才、学识的较量,更是敏捷思维和胆识的较量,这一段对话非常精彩,被后人津津乐道,可以说是“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有力佐证!
“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当时在东吴阵营中,对于曹操百万雄兵压境,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代表人物如张昭、顾雍、虞翻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仅要说服那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和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的人物,也决非易事!
且看诸葛亮如何一步步取得论辩胜利:
第一个上来发难的是东吴谋士之一张昭,这个人是孙策手下的老臣,当时孙策临死前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这个人物在东吴的地位!张昭发难尖刻而锋芒毕露,如疾风骤雨般向孔明袭来!
第二个回合:孔明沉着应答,将话锋接了个正着,是啊,这只是我的小可之比。看来孔明口气很大底气也十足!三个回合下来,看似孔明已经取得了一大半胜利,但还未知接下来谁会出来发难?
第四个回合:虞翻接着说,你们累战累败,还说什么不惧,这不是吹牛,说大话吗?实际上,他持有“曹兵威胁论”的一种观点。于是孔明抓住这一特点,一针见血直指他的痛处:“劉豫州以數千仁義之師安能敵百萬残暴之眾?”通过这样的言辞打破对方逻辑,从而再次证明自己的卓越能力。
最后,由于此番言辞说的太过分实,让他无法回答,只能无言以对。这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