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辉照耀中国历史地图详细版中的国旗与国歌
清朝的国旗与国歌,虽然在历史上没有法定的存在,但随着近代化的进程和对西方国家的交流,逐渐引入了这些概念。1888年,大清国定“黄龙戏珠图”为国旗,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曾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半官方或代替国歌。直到1911年,清政府正式确立《巩金瓯》为中国第一首法定的国歌。
黄龙旗是清朝末期采用的代表中国的象征,以其“朕即国家”的含义深受尊重。而据五行学说,它代表中央,即土,与青色相结合,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色彩之一。传说黄帝居住在中央,“黄”代表光明,是太阳之象。在建筑和文化中,黄色一直被视作尊贵颜色,用以装饰宫殿、陵墓和奉旨兴建的坛庙。
1877年3月2日,大清资企业轮船招商局兼并了美资企业旗昌轮船公司,这标志着通过资本运作吞并外资企业的一次重大事件。大众媒体如《申报》热情地报道了这一消息,并将此视为新时代中国海上力量的一个标志。
《巩金瓯》,这首由宣统三年八月十三(1911年10月4日)颂定的第一首法定国歌,其名意指巩固疆土,如同古时比喻完好的城墙。此曲充满了对国家繁荣、民众幸福和帝国保护神祇保佑的心愿,是一首表达民族自豪感和对未来的向往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