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何张良韩信三人谁智慧最高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朝官员郭资在靖难之役中协助朱棣处理军饷,自视如萧何。那么,他是否真的有能力?以下是对他的一些介绍。
郭资出生于河北武安(现今的邯郸),洪武十八年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并被任命为试用户部主事。不久后,他的父亲去世,他不得不回家守丧,但回来后,他的试用期结束了,便直接被正式任命为户部主事。在此期间,郭资表现出了忠诚和勤勉,不随波逐流,这使得他在朝廷中获得了较高声誉。他很快被提升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当时,户部尚书郁新推荐郭资离开京城前往北平担任左布政使。到了北平后,郭资秘密加入了燕王朱棣一方,在靖难之役爆发时,他带领其他官员投靠朱棣,并帮助朱棣提供军饷支持,就像汉高祖刘邦在前线征战,而萧何则负责关内筹备粮草一样。郭资在这个过程中的工作非常出色,使得朱棣能够基本上没有因为军饷问题而烦恼。
战后,朱棣即位为永乐皇帝,将郭资任命为户部尚书和北平布政司长。在仁宗继位之后,又让他兼任太子宾客。然而,由于年龄增长和体衰,只能请求辞职回家养老。但是在宣德四年又重新起用,为户部尚书直到宣德八年去世。他晚年的管理能力依然显著,让整个部门各项账目清晰、条理分明。
最终,在宣德八年的十二月病逝,被追赠汤阴伯,同时他的儿子也被安排到广东清吏司做主事。郭资以其清廉、勤奋和谨慎著称,从洪武到宣德,从青年到老年,都将国事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对待,没有任何私心。当他去世时,其家中几乎没有剩余资产,可以说是大明王朝的一个忠实辅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