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何张良韩信三杰谁才是智慧的巅峰他们的聪明之处在于哪些社会贡献
我要讲述的是明朝官员郭资的故事。他在靖难之役中帮助朱棣处理军饷事宜,自比为汉代的萧何。那么,他是真的有本事,还是只是自吹自擂呢?让我们来看看历史资料。
郭资出生于武安,即今天的河北邯郸。他在洪武十八年通过科举考试考上了进士,并被委任为试用户部的一个小主事。不久,他父亲去世,他不得不回家守丧,但回来后他试用期结束了,就直接被转正并授予户部主事职位。在户部工作期间,郭资忠诚尽职,不随波逐流,在朝堂上渐渐声望提高,最终被提拔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当时的户部尚书是郁新,由他的推荐下,郭资离开京城到北平担任左布政使。来到北平后,郭资秘密投靠了燕王朱棣。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杀死了北平布政使张昺等人后,郭资带着其他官员火速投降朱棣,并大声宣扬自己的决定,使得朱棣非常高兴,让他留守北平辅助世子朱高炽。在整个靖难之役期间,朱棣在前线战斗,而郭资则负责在后方提供军饷等物质支持,就像汉朝时期萧何筹备粮草一样。由于他的良好组织能力和工作表现,在战后的时间里他才敢将自己与萧何相比。
“成祖转战三年,我国给军饷。及即位,以我国为户部尚书掌北平布政司。”《明史·列传三十九》记载道。当永乐皇帝即位之后,将其升为户部尚书和掌管北京布政司,当仁宗继位时,又兼任太子宾客。但不久,他因年老体衰请求辞职回家养老,只是在宣德四年重新起用,为户部尚书管理国家财务,一直保持清晰、条理井然。
最终,在宣德八年的十二月份去世,那时候已经七十三岁,被追赠汤阴伯,并让他的儿子也进入了户部担任广东清吏司主事。作为一名官员,郭资以清廉勤奋著称,从青年到老年,都把国家的事业视作家庭事业对待,对同僚辩论时总是使用严厉而坚定的语气,用心思考如何更好地处理各种事情,没有私心贪污物品。当病逝那天,没有留下多少钱财,可以说是一名忠直辅弼的大臣。
这就是关于明朝官员郭資的一段历史故事,看似谦逊却实力过人,是不是很令人感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