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何张良韩信三杰谁才是智慧的巅峰他们的聪明之处在于如何应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策略与智慧影响社会发展
我要讲述的是明朝官员郭资的故事。他在靖难之役中帮助朱棣处理军饷,自比为汉代的萧何。那么,他是真的有本事,还是自吹自擂呢?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历史。
郭资出生于河北武安(现在的邯郸),在洪武十八年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被朝廷委任为试用户部主事。不久后,他回家守丧,结束了试用期后被直接转正,并实授为户部主事。在这个职位上,他表现出了忠诚和勤奋,最终被提拔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当时的户部尚书郁新推荐他离开京城到北平担任左布政使。在那里,他秘密加入了燕王朱棣的队伍。靖难之役期间,朱棣杀死了北平布政使张昺等人后,郭资带着其他官员投靠了朱棣,并得到他的青睐。郭资负责提供军饷等物资援助,就像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萧何一样,为前线提供粮草供应。在整个战役中,郭资做得很好,没有给朱棣带来过军饷的问题,因此他在战后才敢以自己为模范。
《明史·列传三十九》记载:“成祖转战三年,资主给军饷。及即位,以资为户部尚书,掌北平布政司。”当朱棣成为永乐皇帝之后,将郭资任命为户部尚书并掌管北京建设。当仁宗继位,让他兼任太子宾客,但不久就因为年老请求辞官回家养老。直到宣德四年重新起用时,他依然管理财务方面表现出天赋,使得户部各项数目清晰、条理分明。
最终,在宣德八年的十二月去世时享年七十三岁,被追赠汤阴伯,其子也被派到广东清吏司做事作为其延续工作的一部分。郭資一生清廉、勤奋、谨慎,从洪武到宣德,从青年到老年,都将国事当作己身之大事对待,对同僚辩论常以严厉语气交锋,不曾有害人蠹物之心。当病逝那日,只剩少许钱财,可见其清廉至此,是大明王朝中直辅弼之臣中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