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在百度云的世界历史100集中萨特简介展开了一个关于存在主义的故事

保罗·萨特出生于法国巴黎,是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也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和加缪虽然同为无神论者,但两人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

萨特简介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至1980年活跃在哲学领域,他拒绝接受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内的一切荣誉。在战后的各项斗争中,他一直站在正义一边,对被剥夺权利的人表示同情,并反对冷战。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剧本作者、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萨特的存在主义

萨特存在主义以他自己以及阿尔贝·加缪和德·博瓦尔为代表,是一种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也称作“萨特式”或“当代”现象学。它基于教化现象学研究,并抛弃了克尔凯郭尔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非理性主义思想,从而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哲学——无神论现象学。

三大原则构成了他的哲学:首先,“人之初是自由”,即人的行动没有决定因素,只有选择;其次,“世界荒谬,人生痛苦”,认为社会充满冲突与残酷,一切都是荒谬,而人只是这荒谬环境中的痛苦者;最后,“自由选择”,强调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根据个人意志做出的“自由选择”。

因此,若不能按照个人意志进行“自由选择”,就失去了个性,被迫遵循规律,这种情况下无法算作真正的人类存在。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后来的文学,更成为现代文学各种流派基础上的重要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