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薛定谔简介薛定谔的猫在全部朝代的顺口溜中跳跃

我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毕业于那所著名的维也纳大学,是一位在物理学领域享有盛誉的人物。我是概率量子力学和波动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我的一个著名实验被人们称为“薛定谔的猫”,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关于我的简介

我叫埃尔温·薛定谔,1887年到1961年间活跃在理论物理学的舞台上,是量子力学奠基人的重要人物,同时,我在固体比热、统计热力学以及原子光谱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我对薛定谔方程贡献的一种认可。这个方程不仅是描述微观粒子(如电子)运动状态的基本法则,而且它与经典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一样,在量子世界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我还涉足分子生物学,对其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我的影响下,不少物理学家开始参与生物科学研究,使得物理和生物相结合,最终形成了现代分子的生物化学特点。

薛定谔的猫意味着什么

我的“薛定谔猫”是一个思想实验,它试图通过宏观现象来解释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叠加现象。这是一个巧妙设计,用以探讨当我们观察微观物质时,它会变成粒子还是波形的问题,并探索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客观规律。

想象一下,有一个盒子里放了一只猫,以及一些放射性材料。一旦这些材料发生衰变并释放毒气,那么这只猫就必死无疑。但是,这个过程有50%几率发生,所以同样也有50%几率它不会发生,从而使得这只猫保住性命。

根据经典物理,我们可以预测盒子的内容将会产生两个结果:死亡或者存活,但是在没有打开盒子的情况下,这两个结果都是未知数。当外部人员打开盒子的瞬间,他们才能知道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在量化层面,当盒门关闭时整个系统处于一种波态,即两种可能性的叠加状态,而不是确定性的死或生的状态。这意味着直到有人打开箱门并进行观察,才能够确定那个可能性成为现实,也就是说,一直到那一刻,“这是怎么回事?”的问题无法得到答案。

这个实验旨在展示我们对于微观世界认识上的超越常理,而这种不确定性似乎扩展到了宏观世界,让逻辑思维难以接受,因为它让我们质疑客觀規律是否完全受我们的意志所左右,无论如何,逻辑上似乎应该是既不能同时保持生命又不能死亡。如果你现在正坐在这里阅读这些文字,你或许已经意识到了这样一个深刻的事实:即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包含着复杂而深远的情感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