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唇亡齿寒高考历史知识点齿寒唇裂高中全部记忆
在春秋时期,晋献公欲扩张国力,便指责邻国虢(guó)常侵晋边境,计划灭之。然而,路过虞地才能到达虢国。荀息建议以珍玉宝马赠给贪图小利的虞君,以换取借道之权。晋献公犹豫,荀息解释:“唇齿相依的虢、虞两国,一旦失去一方,其它也难保。”晋献公采纳计策。
当美玉宝马被送至虞宫,国君心花怒放,即答应借道。宫之奇阻止说:“唇亡齿寒”,即唇失其本牙亦寒冷,如同亲兄弟若有一人倒下,那个还能安然无恙?但国家已决定与大晋交好,不愿阻挡其道路。宫之奇叹气带家人逃离了。
果然,大晋军队通过了虚弱的支援后消灭了虢,并抓捕并灭了亲自迎接他们的虞王。这段历史见于《左传·僖公五年》。“唇亡齿寒”成语用来比喻双方关系紧密,互为命运共同体。一旦其中之一受损,其余也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