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历史类书籍中为什么说俄罗斯征服西伯利亚而古代中国却没有呢
在亚洲东北部的广袤土地上,西伯利亚以其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广阔的地理面积而闻名。这里蕴藏着世界天然气储量的三分之一,以及苏联石油潜在资源的一半,其中秋明油田的远景储量可达400亿吨。西伯利亚不仅是原苏联天然气储量最多的地方,也拥有众多油气田,是全球第二大油气田。秋明州独自拥有的能源储备已超过美国全国总计。
此外,煤炭也是俄罗斯主要能源之一,大部分位于乌拉尔以东地区。而且,这片土地还隐藏着各种稀有金属和森林资源,有人不禁会问:中国为何没有征服这片土地,而它最终落入了人的手中?
首先,是地理因素:高纬度、恶劣气候与中华民族传统居住地相隔遥远,加之沙漠和草原横亘中的人烟稀少。
其次,是历史上的障碍:蒙古草原至大兴安岭间曾分布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女真等强势南侵中原;而农业社会重农抑商,不善骑射,难以北顾。
再者,中国是农业社会,以重农抑商政策为主导,但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的农业生产,对于如西伯利亚般恶劣环境,无足轻重。
然而,从16世纪起,人们开始向外扩张,在不到一百年内占领了广大的西伯利亚,其后由于地广人稀且相对落后,再加上满清末期关内虎视眈眈,没有太过介意西伯利亚。清军入关时,沙俄趁机侵略黑龙江流域,并签订《尼布楚条约》暂时稳定边境。不过,这段历史也让我们思考,如果当初选择不同,那么今天的情况又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