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在世界历史对照表中俄罗斯如何征服西伯利亚而古代中国为何未能

在遥远的北亚,西伯利亚这片广阔而神秘的地带,从乌拉尔山脉的怀抱到太平洋的滨岸,从冰冷的北冰洋到蒙古高原边缘,横跨了130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俄罗斯的大肚子,但除了西南的一小块外,其余都被这一大陆覆盖。在地理上,它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宽阔无垠的西部平原、辽阔无际的中部高原和风起云涌的东部山地。

在今天看来,这片土地背后藏着地球上的宝贵资源。据统计,世界天然气储量中的三分之一就在这里,而能源资源更是丰富如海。在苏联时代,那里蕴含着石油潜力的一半,是秋明油田所掌握,其中可开采量达到了60亿吨。而天然气储量,更是位居全球第一,每个秋明地区就有200多个油气田,有人甚至认为其仅次于波斯湾,是世界第二大的油气田。

煤炭作为苏联主要能源之一,在这个区域占据了93%以上。而探明储量中的70%,几乎都聚集在这里。此外,还有大量稀有金属和森林资源等待开发。

为什么中国没有征服这片土地?原因多端:

首先,地域差异使得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隔阂。西伯利亚位于高纬度,不适宜中华民族传统生活方式,而且中间还有广袤的大漠与草原阻隔,使得两者的接触极少。

其次,历史上此地曾经被游牧民族所占领,如匈奴、突厥、女真等,他们不时向中原发动攻击,对中华文明造成严重威胁,而中国则以农业社会为主,与这些游牧民族相比缺乏骑射能力,无力对抗他们。

再者,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农抑商国家,其行政规划和发展战略都是围绕农业进行设计。但这种模式要求较为严格的地理条件,即温度适宜、土壤肥沃,这些条件在西伯利亚并不具备,因此对当时的人来说,这里的价值并不大。

而另一方面,从16世纪开始的人类活动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环境更加深入了解,并逐步将技术应用于拓展疆域,一百多年的时间内,他们成功扩张至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由于当时该地区人烟稀少且落后,没有得到足够抵抗,最终控制了这一区域,再加上满清晚期对于关内虎视眈眈,没有过多关注与之相关的事务,加速了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