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高中历史中国史知识点总结唇亡齿寒齿寒唇亡

春秋时期,晋献公觊觎扩大国力与领土,便借口虢国频繁侵扰晋境,计划发兵灭之。然而,介于晋、虢间的却是虞国。在讨伐前,如何安全通过?荀息建议:“虞君贪图小利短视,其宝玉马必能换取道。”虽需花费巨资,但荀息指出:“唇齿相依的邻邦,一旦失去,即使珍宝也难久留。”

果然,当美玉宝马抵达虞宫,君主心喜如意,更为借道表示同意。宫之奇急阻止:“唇亡齿寒”共存之谜,在此刻显得尤为切实可闻。他强调:“唇齿相依,不应轻易放弃。”但被驳回。

最终,尽管意识到危机临近,但仍未能挽回命运。晋军借道成功灭了虢,又抓捕了迎接他们的虞公,最终消灭了这位亲善的小国。这段历史见于《左传·僖公五年》。“唇亡齿寒”成为了后世比喻关系紧密互助至关重要的一句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