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唐朝历史版图犹如一张滋养中华饮食文化的丰饶织品经久不衰

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不仅好食,同时好色。他有正式编制的姨太太达七位之多,还不包括众多的姬妾和长期、短期的伴侣。为了性欲不减,为了旺盛的荷尔蒙,自然要吃各式各样能够壮阳的东西。食和色,在他这里达到了高度一致。

戚继光守登州,他专门指派渔民到黄海捕获一种名叫“腽肭脐”的海兽,即俗谓的海狗肾,用来定期送往北京给这位内阁长官,他的顶头上司煲汤喝。据明代文人王世贞记载,张江陵喝了这种汤以后,奇热攻心、阳亢无比、数九寒天头顶出火。在风雪寒冬中,由于张居正冬天戴不住帽子,因此京城的一道风景线就出现了:官员们在风雪中也都效法首辅,一律光头。

张居正吃到离奇荒诞的地步,你得承认凡是官员都擅长吃,不吃难为官。这并不稀奇,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不讲究口福的人呢?只要是官,被请客或被宴会,或被应酬,或被尊到主桌主位,这些机会要比老百姓多得多。因此嘴巴越吃越刁舌头越吃越灵胃口越吃越大品位越吃越高,所以他们必须不断追求更高级别的事物,从而提高自己的品味水平。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有士夫于京师买一妾,她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上人。一日,她令其作包子,但她辞以不能。她诘之曰:“既是包子厨中人何为不能作包子?”对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可以想象,太师府的小队伍至少相当于一个营。而清人梁章钜《归田琐记》载:“年羹尧由大将军贬为杭州将军后,其姬妾皆星散。”

有一次秀才适得其姬,而这个女人的身份系年府专司饮馔者。她自云但专管小炒肉一味,每当将军每饭必呈进食单,如点到小炒肉,则秀才须忙半日。但数月不过两三次。她手所不能办她的事亦不相关。秀才问她为什么不会做,小姐笑着说:“酸秀才谈何容易!府中的盘肉需用肥猪任我择其最精处一块用之。今君家每市肉率以斤计,从何下手?”秀才听后感到沮丧。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女仆突然告诉秀才说:“此村每年有赛神会,每会例用一猪今年系我值首,此猪应归我处分卿可以奏技矣。”于是那女仆果然抬了一只全猪回去,然后又说“我在府上的活猪已经死了,现在无奈,只能试试看。”最后那个女仆虽然勉强割取了一块,却还是让秀材先尝之后自己再入厨下少顷入房,看见秀材委顿在地,只剩下呼吸奄奄,并且发现整个面团已经吞咽下去。

蔡京最后因饿死,而年羹尧则因为雍正罚往杭州看城门时想要一点油条却不得,可他们曾经都是宰相和将军。当他们骄横跋扈的时候,这些大小官僚,无不是拥有一张能吃、会吃、敢吃永远填不满永远无法满足嘴巴。而这些对于精细精致之难以想象,对于刁钻促狭之不可近情,对于铺张糜费之不可理喻,对于恣肆奢侈之横流,他们绝对是在堕落。

由此而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也许恰恰有赖五千年的这班能吃好 eats善 eats懂 eats的大大小小官僚推动?倘若要评功摆好的话,不知道这些拥有善 eats 之嘴善品 之舌善纳 之胃善排 之肛的大大小小官僚,是不是该算中华美食走向世界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