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孙国良中国现代戏曲名家老生角色精髓的传承者

孙国良,自幼便在京剧的世界里绽放,他的成长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戏曲艺术之旅。1933年,他出生在这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地方,随后跟随父亲踏上了从艺之路。当时年轻的他先是学习娃娃生的角色,然后逐渐涉足武生的、老生的、花脸的以及文武丑等多种角色,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演技。

在他的道路上,有几个重要的人物给予了他宝贵的指导。孟鸿茂和李如春这两位大师都成为他义父,而小盖叫天则成为了他的师傅。他还得到了北方著名老生张凤祥以及南派著名武生张翼鹏和张二鹏等人的悉心传授教诲。这一系列高水平的指导让孙国良对京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954年,当孙国良仅仅20岁时,就以《宇宙锋》中的赵高角色,在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展现出了他的才华。此后,他加入苏州市京剧团,不仅成为了一名演员,还担任编剧和导演职务。在江浙地区,他长期巡回演出,并以其独特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心。

孙国良善于表演“三头”中的猴头、黑头、红头,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经典形象。例如,猴戏宗郑法祥、张翼鹏和张二鹏;南派包公戏宗李如春及其父亲孙柏龄;关公戏宗其父亲孙柏龄(孙柏龄关公戏得刘松樵亲传)。此外,他也擅长饰演武生角色的黄天霸、张任、赵云、展昭和白玉堂,以及花脸角色的鲁智深、李逵、高俅等人物,其中包括走的是王正屏路子的李逵。

由于遭遇排挤无法再次饰猴子角色的机会,孙国良自己排练了《猪八戒招亲》,将天蓬元帅改为翎子生,而猪八戒则由老生、小丑两门抱行,将面具设计为绣满小猪图案,用废弃篮球制作而成,使其更加可爱,同时调整成了白色基础加红色装扮,并且额头还带有绒毛。这一创新无疑增添了一份新鲜感,让观众对这一经典故事有着全新的认识。

除了表演,更值得称赞的是他作为编导者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如《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突破江防》、《平原游击队》、《金田怒火》,这些现代京剧作品不但保持了传统艺术形式,也融入了当代元素,为京剧发展注入新活力。1997年日本NHK到苏州录制纪念苏州建城2500年的纪录片时,孙国良先生又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才华,通过表演《古城会》使观众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后,他又应聘南京市京剧团艺术指导,对一些经典剧目进行重新排练,如海派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

2006年10月23日至27日,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档节目——《名段欣赏》的七集专辑中,即刻映射出了南派 京劇 的魅力,其中包含:《甘露寺·跑宫》、《甘露寺·奏本》、《甘露寺·相亲联弹》、《渡涧河》、《九锡宫》(六部大审)、薛家窝(献地图)马前泼水柴桑关狸猫换太子会仙斋出师表天水关与最终与万年春棒打结局动作秀丽神奇之举——“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