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绪囚禁记范常的十年哀歌
范常,字子权,滁人。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能和忠诚,他的名字在太祖耳边回响,与他的性格和行为如出一辙,因此被留在太祖身边。每当有疑问或需要咨询时,范常总是能以实际行动回答。
有一次,诸将攻克了和州,但没有停止战斗。范常对太祖说:“如果为了一个城池而让士兵牺牲到肝脑涂地,那我们如何能够实现大业?”太祖听后深感责备,并下令要搜寻军中所掠的妇女,将她们归还给家人,这让民众极为高兴。由于四方割据不断发生战争,没有休息日的时间,太祖命令范常撰写文辞,以祈求天上的神明帮助。
他的文辞表达了他对国家纷乱、百姓苦难的心情,以及他对于元祚未终止、群雄并起导致国家危机的担忧。他请求自己作为第一个开始的人,如果已经厌倦元德,有天命者应该归还政权,以免百姓长期受苦。他还提出了三月之内存亡之机。在这篇作品中,他成功地传达了太祖的心意,被任命为典文牍兼元帅府都事,并赋予知府职务,让他去治理困难重重的太平郡。
范常以简易而有效率来治理这个地方,不仅兴办学校,还特别关心民众。官仓里有数千石谷物,他请求分发给贫穷的人们,他们秋季收成后可以补偿官府,这样既保证了国库充足,又保障了人民生活。此举赢得了民众爱戴,在三年后,被召回宫廷担任侍仪工作。
随着洪武年间的一系列变故,范常被提升为翰林直学士兼太常卿。这时帝王正积极恢复古代礼制与文学文化。当时一些臣子之间就此议论不一,而范 常则能从众多意见中找到共通点,并顺应上意。不久因病被迫退隐,但很快又因为皇帝手书征唤返回原职位。而在一次宴会上,当其他儒生正在吟诗作乐时,只有范常先行完成自己的创作,每次都言语流畅自然,使得皇帝赞赏不已,说:“老范诗风朴实,就像他的本性一样。”最终升至起居注官,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多次告病,最终得到安车供奉。但仍然请求回到故乡,一番情谊之后,被赐予宅邸设立于曾经服务的地方,其子祖也继承父志,在云南左参政期间获得修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