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复赞叹南宋名将孟珙尝后图明穆宗朱载垕
明穆宗朱载垕(1537年-1572年),明世宗朱厚骢第三子,继承皇位后在位6年,病逝于36岁。他的陵墓昭陵位于今北京市十三陵。
生母杜康妃失宠,加上非长子身份,使得朱载垕的成长环境与父爱相比较为缺乏。在裕王邸生活了13年,这段经历使他对社会各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认识到了明朝内忧外患的问题,如严嵩的权势、官吏腐败以及“南倭北虏”之患,这些都影响着他即位后的治理政策。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世宗驾崩,朱载垕于同月壬子日登基称帝,他第二年的改元为隆庆。这期间,他依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辅佐实行革弊施新。改革包括平反冤狱、整治吏治和减轻百姓负担。他还加强边防,与蒙古达成了议和并开设马市,以此促进汉蒙关系。
隆庆时期,还有恤商与开关政策,使商人的负担减轻,同时对外贸易也发生了变化。此时期几乎没有重大变故,其稳定与其性格不谋而合,也得益于人才济济的朝廷,如徐阶、高拱等人能够发挥才能。用人不疑放手让臣子发展,是隆庆朝及万历初年的重要原因,为明王朝回光反照做出了贡献。但公元1572年的闰三月,由于过度劳累导致健康问题,最终去世前将顾命交付给高拱等人,并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宏孝庄皇帝,庙号穆宗,被安葬在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