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嫱在中国国学网上的社会影响力
王嫱(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西汉元帝时期被选入宫廷,是位著名的宫女。她的字有嫱和昭君,她的名字在西晋时期因为避免与司马昭的名字相冲突而改为明妃或明君。王嫱出生于今湖北省秭归市,进入后宫后,因拒绝贿赂画家毛延寿,所以数年间难以见到元帝。不过,在竟宁元年的某一天,当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求亲时,为了和平之目的,汉室将五位宫女赐予他,其中包括了王嫱。在她临行之前,“昭君丰容靓饰”,显得格外美丽,而当她离开汉境前往匈奴时,“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这让成帝深感悲痛,但又不得不遵守承诺。
在匈奴,她被尊为皇后,并生下了两个子嗣。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其子继任单于并想纳昭君为其皇后的位置,但昭君却上书东京请求返回。她最终回到中国,被重新封回皇后的位置,为结束长时间的战争局面、安定边疆与增进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故事历来受到人们赞誉。
据记载,在她远离故土之后,由东汉文学家蔡邕所编写的《琴操》中,有一首歌曲《怨旷思惟歌》,即《昭君怨》,其中反映了她的愁绪:“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这首诗充满了对远方家的深切怀念和对未知生活的忧虑,它们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事件,也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篇章。这首曲调至今仍然能够触动人心,为我们传达着那段古代英雄女子留下的深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