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网站上的王粲书卷与诗心的对偶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是曹魏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祖先曾是汉朝三公。王粲因其才华与蔡邕相遇,被后者赏识。在刘表荆州时期,尽管刘表对他的外貌不以为然,但王粲仍旧劝说刘表次子刘琮归降曹操,最终成功地促成了这一事件。
曹操对王粲的贡献深感钦佩,因此任命他为丞相掾,并赐予关内侯之爵。随着魏国建立宗庙制度,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一同被拜为侍中。他在朝廷内负责典礼事宜,以其强记性、默识力和算术知识闻名于世。此外,他还擅长行文,在诗歌创作上有极高成就,有《初征》、《登楼赋》、《槐赋》、《七哀诗》等著名作品,这些都代表了建安时代抒情小赋和诗歌的精髓。
明代有人辑录他的作品并编纂成《王侍中文集》,流传至今。而在清代出版的文学典籍《昭明文选》中,也收录了他的部分作品。尽管生前仅四十一岁,但他留下的文学遗产却影响深远,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