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在20世纪的欧洲一个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人物他的故事就像撒旦一样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位邪恶的角色BB

1889年4月20日黄昏6时30分,一个小孩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边境对面,莱茵河畔的小客栈里,小客栈的名字称为波麦旅馆,那个小孩就是阿道夫·希特勒。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孩子日后竟然继承霍亨索伦皇朝、俾斯麦、兴登堡的衣钵,第三帝国使德国人感到光荣与骄傲、痛苦与悲衰。

希特勒家世是非混乱和复杂,他的祖父约翰?格奥尔格?希德 勒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而这位德国未来元首先祖所居住的地方位于多瑙河和波西米亚、摩拉维亚边境之间的一个县城,这里属于森林茂盛的丘陵地区,也算是奥地利的一个穷乡僻壤。此处有如捷克农民般近亲通婚,而后来阿道夫·希特拉(Hitler)的父母便是他们私生子女很多。

1903年1月3日,阿道夫父亲因肺出血溘然长逝,但13岁的他依然没有遵循父亲遗命放弃艺术家的理想。在父亲去世之后,他参加了林坎公立学校,并开始把视野投放到外面的地方——维也纳,在这艺术之都寻找他艺术家的美梦。但是在一年后在美术学院入学试中落第,再次尝试建筑学校也未能成功,最终他的艺术家之梦破灭。这还不算最坏的事,他母亲证实患上了恶性乳腺肿瘤,并于1908年12月21日去世,这对19岁的希特勒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1903至1909年的流浪生活,对于希特勒来说是一个极其艰难的情节。他不得不典当身上的衣服,用换来的钱买食物充饥。在社会人们看来,要算是市民阶层中最为低贱的地步。然而,即便如此,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理想,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绘制的小画片,大多数是维也纳著名景点建筑,有部份是风景水彩和扫描,由于售价便宜,却有一定销量,这点微薄收入至少可以让他有两餐充饥,不至于捱饥抵饿。

1913年的春天,当行年24岁的大师离开了维也纳并非要逃避军役,而是不愿意与犹太人及其他民族一起服役。同样也是那段时间内,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一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让一位前流浪汉走上了成为政治家的道路。这场战争使得失明双目的一代军人重新获得视力,同时给予了一种新的信仰,使得一位曾经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为了国家领导者的可能性打开了大门。

1918年的11月10日,当一次停战协定签订而且战争即将结束时,一位牧师告诉正在医院休养的一代英雄,他们已被背叛。而这一切似乎都是无法挽回的事情。当一切努力都显得那么空虚的时候,一代英雄的心灵已经彻底崩溃,只剩下仇恨与绝望。他决定投身政治,与众不同的是,他选择以暴力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此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那就是建立第三帝国,将所有矛盾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他自己——阿道夫·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