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资料初高中全部揭秘降投时举白旗的古今对比
在战争的历史长河中,两军对峙时,战败的一方往往不得不举起白旗,以此表示投降。这个习惯的使用渊源颇为古老,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甚至更早之前,这种做法就已经存在了。
中国和罗马的历史资料中,都有记载关于战败方使用白旗表示投降的情况。例如,罗马作家柯尼利厄斯·塔西佗在他的史学著作中提到了士兵如何以白色作为投降的标志。这一传统在东西方各自独立发展,并且有着不同的起源和意义。
在中国,秦朝时期,用白色作为投降标志是因为秦人认为黑色代表了胜利,而将黑色的反面,即白色作为服装来表达出降的情绪。
在西方,人们则把白色与“洁净”、“无所所有”联系起来,将其视为彻底失败的象征。
这种用途只是文化上的定型,在此之前,无论是战败者还是受降者,只能凭借感性来区分彼此。
另一种说法是,由于颜料较晚出现,所以在古代,最容易获得的是天然颜色的布料,因此用之为信号。
还有一点,就是当对方看到敌人的旗帜上涂上了自己的颜色,那么就意味着对方愿意接受他们的条件,从而理解它代表着投降。
然而,在战争法规严格意义上讲,举起白旗并不总是意味着立即停止战斗,而是一种要求暂时停火、进行谈判的手势。这种习惯几千年以来一直被沿用至今,没有发生任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