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大章简介明朝前六君子之一与北元正统之争的身影
顾大章,字伯钦,号尘客,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出身,他的政治生涯始于泉州推官,再改为常州教授。父丧后,他回都补国子博士,与朝中正士交往,并以清流之名闻于世。
顾大章秉公论事,在刑部主事期间,因奉使归来,被授予员外郎职位。他在山东司事期间,以刚正不阿著称,对待案件严格公正,不畏权贵。曾因提拔卜年而遭魏忠贤怨恨,最终被陷害并导致了卜年的死讯。
他力抗权阉的态度也让他深受压迫。在徐大化事件中,他辩护说王化贞应该诛杀,而熊廷弼应判戍役,这一立场引起了魏忠贤的大怒。他还与杨维垣对峙,维垣指控他有私情干预案件,但最终被揭露为谎言。
五年后,他再次升任礼部郎中、陕西副使。在汪文言狱中的牵连下,被逮捕并坐赃四万。当时同样遭遇困境的杨涟等人相继死亡,大章也因此被移至刑部狱中。他的坚持和勇气在最后审判过程中显示无比,他们共同成为“前六君子”的传说。
崇祯初期,大章去世后被追赠太仆卿,其子得到官职。大臣钱谦益撰写墓志铭,其中记载了黄芝生长在狱中的奇迹,以及天象异变,都视作对他的肯定。此外,还有关于其弟顾大韶和儿子的描述,他们都是学者,为顾大章增添了更多的人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