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常识全知道画地为图的故事解密
画地成图的故事:敬侯张安世的长子千秋和大将军霍光的儿子霍禹都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中郎将。有一次,他们共同跟随度辽将军范明友攻打乌桓国。在那场战争结束后,千秋来到霍府拜访霍光。由于他们是世交晚辈,所以不必过分拘泥于礼节,只需在庭园相见。
当两人闲谈之际,霍光向千秋询问了关于乌桓战役的策略、山川地形等细节。为了让霍光更好地理解,这个才华横溢的千秋没有使用文字,他直接拿起了一根树枝,一边口述一边在地上勾勒出那片战场的地理图景,详尽描绘了双方兵力布署、行军路线以及战斗经过。他的一举手之劳,将整个过程清晰透彻无遗,不留半点漏洞。
接着,霍光又向他的儿子霍禹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尽管有着“文载”(即根据史书记载)的借口,然而面对父亲的问题,霍禹却显得支吾其词,无从下手。这使得眼前这位曾经被誉为英勇无敌的大将军家的继承人,在他父亲心中的评价迅速滑落,而那个来自张家的小伙伴,却因其卓越表现而获得了新的高度赞赏。
事实证明,这段历史上的对比并不仅仅是一句空话。当年死去的大司马HO普谋反企图篡夺政权,最终遭到了惨烈失败,被迫毁灭家族。而张家的人们,则如鱼得水般在朝廷中流转,其后代多人担任侍中、中常侍等高级官职,其中尤以宣帝和元帝两朝中的张氏子弟最为众多。
人们至今仍然津津乐道于这段历史上的趣闻轶事,用以比喻那些能言善辩、思维敏捷的人物如何凭借一己之力,即便是在动听的话语或是深奥的情感面前,也能够保持清醒头脑,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能力与智慧。
【出处】《汉书·张安世传》记载了这一切。
【解释】这里说的“画地成图”,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简单画画,而是一种形容那些能用实际行动来展示自己才能和智慧的人们。如果一个人可以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就像千秋一样,用自己的思维去构建一个完整的地理概念,那么这个人的思考能力就是非常强大的。而这种能力,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信手拈来”的境界——仿佛所有事情都那么自然而然,就像拈起一把纸扇那样轻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