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历史资料瓮中捉鳖的典故考释
北宋末年,梁山好汉在山东起义,拥戴宋江为首领。起义军纪律严明,杀富济贫,土豪劣绅屡屡挫败朝廷派来讨伐的军队,声威震天下,老百姓拍手叫好。在离梁山泊大寨不远的山下,有个杏花庄。庄上有个小酒店,开酒店的老汉叫王林,他家中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名唤满堂娇。
满堂娇出落得美丽动人尚未许配人家,与老汉相依为命。父女俩虽不富裕,但日子倒也过得平静。一天,有两个地痞流氓窜来酒店喝酒。酒足饭饱后,不但不付酒钱,还对年轻美貌的姑娘起了歹念,将她强行抢走。老汉被一脚踢翻在地。那两个恶汉嘿嘿冷笑几声,说是梁山好汉宋江和鲁智深,要让他和他的女儿陪他们玩两天就回来,如果他敢声张出去,小心自己的老命!
正当王林悲愤欲绝的时候,一位梁山好汉李逵路过酒店。他听说宋江和鲁智深干下这等伤天害理的事,便生气万分决定上山找他们算帐。当李逵知道自己误解了情况后,他羞愧万分,并命令人将自己起来,对着众人赔罪。这时,又有一位恶客跑来报告,那两个恶徒又来了,被他灌醉后在店里酣睡。
李逵兴奋地说:“看我怎么办!”于是带着板斧赶到现场,用板斧将那些坏蛋打死并且扔进河里,这就是“瓮中捉鳖”的典故。这成语源于李逵之言:“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我管教他瓮中捉鳖。”从此,“瓮中捉鳖”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一句谚语,用以形容突然之间解决问题或击败敌人的方法,使问题迎刃而解,就像用钳子从水缸里捕鱼一样迅速有效。此外,这句话也常用来比喻处理复杂问题时突然间发现简单高效的手段,使事情顺利解决。“瓮中捉鳖”的故事体现了英雄人物对于正义与邪恶力量之间斗争勇敢无畏、坚决行动的心态,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著名故事,它激励人们面对困难要勇于作为,不畏惧前方,无论多么棘手的问题都能找到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