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汉代风云208位冤魂的莫须有之殇

绍兴和议之后,兀术派使者送密信给秦桧说:“你天天向我们求和,但是留着岳飞,我们不放心。一定得想法子把他除掉。”秦桧接到主子的密信,就向岳飞下毒手了。

秦桧先唆使他的同党、监察御史万俟卨(音mòqíxiè,万俟是姓)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章,攻击岳飞骄傲自大,捏造了岳飞在金兵进攻淮西的时候,拥兵不救,放弃阵地等许多“罪名”。万俟卨开了第一炮以后,又有一批秦桧同党接二连三上奏章攻击岳飞。

岳飞知道秦桧跟他过不去,就主动要求辞去枢密副使的职务,高宗马上批准。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大将张俊原来是岳飞的上司,但后来遭遇功勋之累而产生妒忌情绪。秦桧意识到了这一点,便与张俊结盟,他们共同策划陷害计划。

他们诬告另一个部将张宪想占据襄阳,并发动兵变,以帮助岳飞夺回兵权,同时也指控岳家的儿子曾经写信给张宪暗中策划这件事。这一切都是基于王贵、王俊两个奸徒的诬告,而这些证据却极其薄弱,只有两人的话语作为唯一依据。

随后,大理寺逮捕了包括邓寿、刘光世在内的多位官员,将他们送往大理寺受审。在审问过程中,一些官员纷纷附和万俟卨,使得案件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当时任御史中丞何铸负责审问时,他一看就被震惊,因为他发现事实根本不足以构成谋反罪行。他报告给秦桧,但最终还是由万俟卨继续掌控整个调查流程。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审讯,最终,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能够证明这三人犯有叛国之罪。但即便如此,这场冤狱仍然持续进行,不断加剧对公正原则的侵蚀。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官员敢于挺身而出,为抗争正义发声,但也遭到了严厉打压。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老将军韩世忠亲自前往见面,与秦桧发生激烈辩论。当时众目睽睽之下,他质疑“莫须有”三个字如何能令人满意?但无奈的是,这种声音很快被忽视了。

最后,在公元1142年的一个夜晚,即宋高宗统治期间的一月初十日,那位年仅39岁英勇无畏的大英雄在监狱里惨死,其遗骨随后秘密埋葬。而直到宋高宗驾崩之后,这场历史上的悲剧才得到平反昭雪。今天,在安静且庄严的栖霞岭旁边,那个为国家浴血奋战的人物所建庙宇内供奉着他的塑像,上方悬挂着那四个字——"还我河山"——让人们永远怀念那个伟大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