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四年级历史故事揭秘莫须有冤狱的沉痛真相

绍兴和议之后,兀术派使者送密信给秦桧说:“你天天向我们求和,但是留着岳飞,我们不放心。一定得想法子把他除掉。”秦桧接到主子的密信,就向岳飞下毒手了。

秦桧先唆使他的同党、监察御史万俟卨(音mòqíxiè,万俟是姓)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章,攻击岳飞骄傲自大,捏造了岳飞在金兵进攻淮西的时候,拥兵不救,放弃阵地等许多“罪名”。万俟卨开了第一炮以后,又有一批秦桧同党接二连三上奏章攻击岳飞。

岳飞知道秦桧跟他过不去,就主动要求辞去枢密副使的职务,高宗马上批准。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大将张俊原来是岳飞的上司,但后来遭遇功勋被超越,对其产生妒忌之情。秦桧利用这一点,与张俊勾结,并指使王贵、王俊诬告部将张宪欲谋反,还指称曾有私信与其儿子岳云秘通策划叛乱。

基于这些诬陷信息,不幸中的悲剧继续演绎:张宪被捕受尽酷刑而死,而后再次逮捕并审问岳飞及其儿子。在这场冤狱中,一位忠诚的心灵遭受无辜牺牲的命运,只因一纸虚假证词及莫须有的指控,最终导致英雄无声地落入历史长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一些官员开始质疑这场所谓的“谋反”案件,他们怀疑这是由权力斗争和个人利益驱动所造成的一系列误判。但即便如此,这场政治风波依旧持续不断,无数忠良蒙冤,以至于最终只有一个字——“昭”——成为了那段历史上的唯一真相见证者。这意味着,在当时,那个时代,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也无法阻止这种背后的阴谋与欺骗。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老将韩世忠亲自走访了那个让国家失去了英才的人物——权臣秦桧。他强烈抗议说:“‘莫须有’三个字,是不能让天下人都接受的!”然而,他的声音在沙漠中回响,却未能触及那些冷漠的心灵。

最终,在公元1142年的一月夜晚,这位民族英雄在狱中惨死,其子也随之丐命。这一事件震惊全国,让人们对此刻正在进行的一个巨大的悲剧深感哀痛。当宋高宗驾崩后,这份冤屈终于得到昭雪,但遗憾的是,那份错误已经不可挽回地铸就了历史。今天,在西湖边上建造的大型纪念碑前,有一座塑像,它代表着全身戎装的勇士——那就是神勇无匹、为国捐躯的伟大人物—— Yue 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