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视同仁的名人故事何水法江湖中的匠心独运
在那遥远的1946年8月,何水法诞生于杭州的古城,他的艺术之路便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最终汇入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研究生班。1980年,他毕业并踏上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征程。现在,何水法不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更是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和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员。他还担任着多个重要职位,如浙江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成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画院艺委会委员,以及福建省画院名誉院长和福州画院名誉院长。
何水法以其对两宋花鸟画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工笔结构严谨,用笔圆润自如,设色典雅秀逸;而他的写意则受青藤、八大影响,因而所作写意花鸟气旺神畅,笔墨华滋,浑然天成,厚实灵动。他的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览,如第六至十届全国美展,以及第一至三届全国花鸟展等。在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北京、上海、山东等地,他举办了许多个人大型画展。
出版有《何水法花鸟画集》、《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画家·何水法》及二十余部其他书籍。他的作品被收藏于包括美国亚洲艺术博物馆、日本国际美协和澳洲东方艺术家协会在内的地方,并且他曾获得“2004·黄宾虹奖”。何水法先生通过不断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手法,使得他的作品既有扎根传统又具有时代精神。
风格特点:他早年涉猎各类技艺后逐渐专注于中国绘制领域,以工笔为起步,然后转向大写意。他对两宋时期的深刻理解使得他从工笔到写意之间游刃有余。在强调体势的一致性同时,又注意细节精致,对此陆俨少赞扬其“由工入写”能力,“因此而放笔直扫”,这正是解释了他成功的大写意技巧。
用色的胆识与精心,是他另一项显著特点。他突破了传统上的“以素为贵”的规矩,而选择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同时借助泼彩技术,使得色彩充满生命力,不失古典之韵。此外,他将墨与色相融合,让每一幅作品都成为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个人荣誉:除了上述荣誉以外,还被评为“百杰图书馆”中的100位优秀作者,并拥有CD-ROM光盘收录;再次被评选为“百杰新人”(1997)和“百杰高峰”(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