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古代玉文化
《说文》:玉,石之美者。玉坚硬温润,晶莹亮泽,先民们很早就把它当作美的象征。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比德于玉。” 儒家将玉的天然品质与其核心价值观“德”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玉德说”。例如《说文》就说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这是说玉质润泽温和,是仁爱的象征;透过外部纹理可以查知内部纹理,表里如一,是忠义的象征;玉声清脆舒扬,能传至远方,是智慧的象征;宁折不挠,是勇敢的象征;棱角分明而不锋利,是廉洁的象征。可见,玉曾是高尚品德的化身,是君子修身的标杆和榜样。“玉德”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的精髓,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除了“玉德”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汉字字形,对中国古代玉文化有更多的了解。“玉”甲骨文,其中的短横代表玉块,有的三块一组,有的五块一组;上下贯穿的一竖表示穿玉的绳子,绳子的上端有时还有绳结。那么,玉块为什么要三五成组地穿成串儿呢?原来,在古代,就像贝壳一样,人们曾经把玉穿起来当货币用。王国维《释珏朋》中说,殷商时期,玉和贝都可以充当货币,使用时将玉用绳穿起来,当时,一串玉叫“玉”,两串玉叫“珏”。《说文》:“珏,二玉相合为一珏。”“珏”的甲骨文字形,正像两串玉并在一起之形。据《管子·揆度》记载:“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币为下币。” 可见玉在古代不但充当过货币,而且还曾经是货币中最为贵重的一种呢。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点,“珏”的左右两个部件都是“玉”,但写法却不一样。这是因为,甲骨文的“玉”常常上下不出头,与国王的“王”字容易发生混淆。为了加以区分,便添加了一点作“玉”。但是,当“玉”作左部件时,由于这个位置从不出现国王的“王”字,所以“玉”在这个位置就不用加点了。现在有些解释汉字的人,不顾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事实,将“玉”解释成“王腰上的那点东西”,将“玩”解释成只有像王这样的元首才有资格玩,这只能是对汉字的不负责任的“戏说”。
既然玉和贝都可以充当货币,那它们无疑都是珍宝了。珍宝的“宝”甲骨文字形中,就有玉的省写,表示玉;习称“宝盖头”的“宀”,表示房屋。房子里有玉有贝,当然可以表示珍宝之义了。
既然玉和贝都可以充当货币,那它们无疑都是珍宝了。珍宝的“宝”甲骨文字形中,就有玉的省写,表示玉;习称“宝盖头”的“宀”,表示房屋。房子里有玉有贝,当然可以表示珍宝之义了。
另外,从神灵的“灵”字的古字形,也可以看出玉和神灵之间的关系。 “灵”的繁体字作“靈”,从玉霝声,《说文》段注说:“靈,巫也,以玉事神。”先民们出于对自然力量的不解和畏惧,逐渐将自然神化,为了获得神灵的福佑,先民常用宝贵的玉作为祭品,以显示他们对神灵的虔诚,希望玉能够向神灵传达他们的祈福,所以“靈”字便以“玉”为义符。“靈”字还有另外两种写法:或从示,或从巫。通过这组异体字的义符互换,可以看到玉因为能在祭祀中沟通神灵,也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
《礼记·学记》中有句名言:“玉不琢,不成器。”石玉不经过加工,就不能够成为器皿。没有经过加工的玉石叫璞。璞的外形往往很粗糙,外观和普通石料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粗糙的外表下却掩藏着华美的姿容。据《韩非子》记载,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他坚信这是一块美玉,便先后敬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不料都被玉工鉴定为石头,自己也因欺君的罪名被砍去了双脚。后来楚文王即位,卞和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骗子而哭得双目流血。楚文王听说后,命人剖开璞玉,发现果然是一块绝世美玉,便将其雕琢成璧,命名为和氏璧。后代发生的“完璧归赵”的故事,指的就是这块璧。加工玉石的过程叫治玉,也叫琢玉。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这是比喻教育的重要性,说明人只有经过持续不断地培养和锻炼,才能成材。
用玉石加工成的玉器种类繁多,不少玉器的命名都是有理据的,有的以功能作用而命名,有的以形状特点而命名。我们可以通过部分形声字声符的示源功能,来探寻一些玉器的命名缘由,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如"瑗"字从玉爰声。"爰"的甲骨文像一只手通过物体牵引另一只手,是"援"的最初写法。"爰"有"援引"义,"瑗"也包含"援引"的意思,表示一种用以援引的玉器。《说文》:"瑗,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尔雅》曰'好倍肉谓之瑗'。" 璧是环形的,中间的孔称"好",四周的玉称"肉",孔的直径是"肉"宽度的二倍, 可见瑗是一种孔比较大的璧。国君在上台阶的时候,左右的人要保护国君以免失足,因为古代的等级制度比较严格,侍者是不能直接接触国君的身体的,所以侍者握住瑗的一边,让国君握住另一边,引导国君上台阶。瑗的孔比较大,是因为孔必须要同时容纳两只手抓握。
又如“玦”字,《说文》解释为“玉佩也”。但要像了解“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玉佩,还需要从其声符入手。“玦”字声符为“夬”,“夬”有“分开”义,如“缺”是器物有缺口,“决”是堤岸有缺口,水从中流出,“诀”是告别。由此可以推知,玦之所以叫“玦”,是因为它是一种有缺口的玉环。《荀子·大略》中说:“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只有明白了瑗、玦的命名缘由,我们才能理解这句话。原来,国君在招贤纳士时,派人送去瑗,表示希望能得到他的援助;如果国君想赦免被流放的臣子,就派人送去环,表示将其召还(“环”与“还”同源,繁体分别作“環”、“還”,均含有“回环往复”的特点),君臣关系可以和好如初;反之,就派人送去玦,表示与其诀别,君臣关系也决裂了。玉在这中间起了非常好的传达信息的作用。
玉在古代还能充当信物,这一点也能从汉字中得到印证。如“班”字在金文中,从二玉从刀,是个会意字,表示用刀将玉分成两块的意思。《说文》:“班,分瑞玉。”瑞玉就是用来当作证明、凭据的玉,将玉分成两块,各执其一以为信物,再次相见时以两块玉能合在一块儿作为凭证。后来人们又在玉石上刻写文字,制作成印玺之类的信物。“玺”字也从玉,说明玺印的材料大多是玉质的。秦代以前,普通士人所用的印都可以称作“玺”,没有尊卑的区别。孔颖达《左传正义》说:“周时印已名玺,但上下通用。”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后,为了显示皇帝至高无上的王权,规定只有皇帝所用的印才能叫做“玺”。汉代卫宏《汉官旧仪》说:“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说文》中“玺”字又有从土的写法,作“壐”,解释说:“壐,王者印也,所以主土。”“玺”字的义符转变成“土”,包含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皇帝用“玺”来统领国土,正反映了秦汉时期“玺”为皇帝专用之物的客观事实。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玉玺多是皇帝专用之物,并且多用玉质,玉作为舞台上的一个道具,其地位也因“玺”而达到了顶峰。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责编:紫天爵